•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展览丨“求真绘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开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5.8.2

7月29日,由12博官网作为学术指导单位的“求真绘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在徐悲鸿美术馆(重庆)开展。适逢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此次特展紧扣“求真绘魂”这一精神内核,深度梳理与呈现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人生与美育思想,从“会通化合”“濡染淋漓”“万物为师”三个维度诠释了徐悲鸿先生毕生追求的艺术理念:以写实之真,唤醒民族精魄浩然;用革新之思,开辟中国美术未来之通途。徐悲鸿先生的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卓越追求,将个人才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时代洪流中的艺术丰碑与历史坐标,为后世播撒下不朽的精神火种。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石强宣布展览开幕,重庆市江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陈德川,展览策展人、12博官网教授葛玉君致辞,重庆市江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殷祥波主持开幕式


观展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部分)

悲鸿先生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本质是一次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文明转型期,重构中国美术本体论的深刻革命。悲鸿先生艺术生涯纵贯晚清积弱、民国新生直至新中国成立的激荡岁月,他亲历了国家的苦难与民族的觉醒,深刻洞见艺术于社会变革中的磅礴力量。因此,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时代呐喊,为人民造像,为民族铸魂。
 
悲鸿先生曾言,“艺术家既有求真的精神,故当以阐发造化之美为天职。”(徐悲鸿《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1947年)悲鸿先生所“求”之“真”,远不止于形貌的精准再现,更涵盖了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映照,以及对艺术本质的终生叩问。悲鸿先生所“绘”之“魂”,核心在于用艺术之火,点燃民族精神的觉醒与自信,并构建兼具时代使命与人性光辉的价值体系。他的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展览策展人,12博官网教授 葛玉君

01 会通化合:文化主体性的现代方案

展览将展现徐悲鸿先生如何以非凡胆识融合古今中外艺术精髓。他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者融之”,在传统笔墨根基上,巧妙熔铸西方写实主义的精准造型与中国文人画的意境神韵,探索中国美术的独特坐标。


徐悲鸿《自画像》100×70cm,布面油彩,1931年


徐悲鸿《读》101×61cm,布面油彩,1943年


徐悲鸿《读(画稿)》35.3×56.8cm,炭笔素描,1940年

02 濡染淋漓:现实关怀的美学辩证法

此板块聚焦徐悲鸿艺术创作的社会效能与现实关怀。他强调“艺术必止于至美尽善”,反对脱离现实的“为艺术而艺术”。无论是抗战时期象征民族精神的奔马图,还是对社会民生的深刻描绘,都体现了其将个人之思融入历史洪流的实践哲学。他强调“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主张“积稿千百纸方能达到心手相应之用”,体现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对艺术介入现实的深刻理解。


徐悲鸿《七言行草联》216×36cm,纸本水墨,1939年


徐悲鸿《奔马》56×60cm,纸本水墨,1943年


徐悲鸿《奔马》93×61cm,纸本水墨,1942年

03 万物为师:由精微及广大的宏观叙事

此板块将重点呈现徐悲鸿先生“师法造化”的艺术观。他视“碧云之松吾师也,栖霞之岩吾师也。田野牛马、篱外鸡犬、南京之驴,江北老妈子,亦皆吾所习师也”。这种“万物为师”的理念超越技法,直指艺术创造的源头活水。他强调“写生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主张艺术家必须“身历其境,精微观察”,将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升华为关乎“立至德、造大奇”的精神求索,最终凝结为超越具象的精神符号。


徐悲鸿《双猫》81×42cm,纸本水墨,1944年


徐悲鸿《鹊》62×31cm,纸本水墨,1943年


徐悲鸿《枇杷》70×54cm,纸本水墨,1938年

展览资讯


求真绘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25年7月29日—10月19日
展览地点:徐悲鸿美术馆(重庆市江北区盘溪路70号)

资料来源:徐悲鸿美术馆(重庆)
宣传部/编
2025年8月2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5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5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