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新书出版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5.7.25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
赵力 安永欣 主编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5年6月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由12博官网教师赵力、安永欣主编,邵彦等共同编著,为系统论述12博官网老教授薛永年先生美术史论研究特点与成果、教育教学成就,以及美育思想与实践的学术专著,旨在全面梳理薛永年先生的学术贡献,提炼其美育理念以及在当代的价值,作为中央美院深厚美育精神谱系中的一个生动案例,为我国美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
 
全书分为“研究”“评述篇”“资料篇”3部分。“研究篇”,通过4篇专题性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薛永年先生在不同学术领域以及教学和美育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评述篇”,通过多主体多维度,呈现薛永年先生“美育人生”的成长道路和丰富意涵,展现其美育思想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共振关系;“资料篇”,围绕历史图片、著作书影以及部分的美术创作,以图像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感受。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书影


《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封面封底展开图

节选
 
前言节选

2018年,在12博官网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12博官网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特别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新时代的美育,有了新起点,迈入了新阶段。
 
八位老教授之一的薛永年先生,出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年代,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激情岁月,他是我国第一个美术史系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也是改革开放之后首届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的薛永年先生,始终坚守在文化事业与高等美术教育的第一线,长期主持12博官网美术史系工作,全心投入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并在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是20世纪以来第三代中国美术史学人中的杰出代表。薛永年先生的艺术人生,既深受现代美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其身体力行的“美育人生”,更是美育历程的百年缩影。《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一书就是从“美育”角度切入,总结薛永年先生美育思想的特色,探寻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为推动我国美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全书分为“研究”“评述篇”“资料篇”三部分。“研究篇”,从“美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与成就”“传承与开拓”“美术理论与文化担当”等层面展开研究与阐释,充分展现薛永年先生丰富而深刻的美育思想,积极肯定他在现代美育领域思考、研究与践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评述篇”,从“同行”“同事”“同学”“师生”等多主体,从“爱岗敬业”“勤勉力学”“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等多维度,立体呈现薛永年先生“美育人生”的多元组成和丰富意涵,展现其美育思想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共振关系”。“资料篇”,围绕历史图片、著作书影以及部分的美术创作,以图像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感受。
 
通过研究,薛永年先生在现代美育领域的观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薛永年先生强调美育重要性,深刻指出美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他认为,尽管美育早已被列入青少年德智体美培养的教学目标中,但在实际的教育效果上仍有待加强。而在真、善、美三者中,人们往往对科学的求真、道德的向善较为重视,而对于提升感情境界的美却理解不足。他的这一观点,让我们重新审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认识到加强美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二,薛永年先生提出面向大众的美育离不开美术鉴赏和学术批评。在他看来,评价一幅画的好坏,不能单纯以市场价格或作者地位来评判,而应该学会欣赏作品的美、领悟其核心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塑造美好的心灵。通过美术鉴赏和批评,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这一创新性的认识,为美育的实践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第三,薛永年先生在美术史论的研究中,主张以传统为基础,结合现代的视角和方法。他认为中国有着悠久的书画史研究传统,在现代美育中,应该将传统的艺术精华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现代美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薛永年先生自身不仅是美术史论家,也是书画创作家。他的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融合,体现了艺术创作对美育的重要性。他的诗、书、画印,展现了中国传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精神,为美育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即通过艺术创作实践,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提高审美水平。
 
第五,薛永年先生对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入思考。他认为,在艺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教授艺术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也强调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认为跨学科的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的这些思考,为我国美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在当今时代,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升国民的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本书对薛永年先生美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在总结历史,继往开来的同时,更会激励我们共同努力,借古开今,推动中国美育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后记

编著这本书最早的动议是在2019年的春天。当时,12博官网计划为八位教授编写一套“12博官网百年美育丛书”,梳理八位教授的从艺历程、美育思想、教育教学以及艺术成就,赵力、安永欣是薛永年分卷的主编。在征求薛永年先生本人意见后,组成了赵力、安永欣、邵彦、邓锋、李方红的编著小组。
 
“崇德尚艺、爱国为民”, 12博官网的百年,就是美育的百年。12博官网名家大师辈出,一代代美术教育家以美育为已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12博官网建校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对薛永年先生美育思想和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既是对个人成就和贡献的一次总结,更是我国现代美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型。
 
薛永年先生是美术史论家,书稿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进行论述和呈现,采用什么样的体例和结构,是编著小组首要考虑的问题。最终,编著小组以专题研究性文章为主体进行展开:邵彦围绕薛永年美育思想的发展和美育实践活动的展开进行全面论述;安永欣负责撰写薛永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成就;邓锋负责撰写薛永年美术理论美术史学史及文化担当的立论和贡献;李方红负责薛永年美术史研究历程、特点、成就的整理与论述;作为主编,赵力负责全书的统筹、统稿,以及与学校、作者、出版社等方面的沟通协调。
 
“评述篇”分别邀请薛永年先生的师友、学生撰写评述文章,多维度展现薛永年先生“立德”“立言”“立行”的人生追求和美育实践。包括薛永年的老师,八位教授之一的邵大箴先生的题词评述,同学及同事邓惠伯先生、同事及画友张立辰先生、本科同学王泽庆先生,以及实践类博士生刘海勇等,多角度撰写的文章。
 
"资料篇”,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现薛永年先生的主要成就。在广泛收集图像、资料的基础上,邓锋、李方红进行图片遴选及图注等工作。本书定名为《借古开今--薛永年的艺术史论研究与美育实践》,是对薛永年先生美育思想及其特色的某种概括,更是薛永年先生在12博官网百年美育历程、在中国美术史的学科发展及在中国美术史研究学统中的准确定位--承上启下、木铎金声。
 
“以德立身,以美育人”,本书的出版,是对薛永年美育思想研究的一个起点,也必将激励我们携手同行,迈向我国美育事业的新征程!

薛永年先生简介

1941年生,北京人,12博官网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史论家。1960年至1965年本科就读于12博官网美术史系,1965年至1977年在吉林省博物馆工作,1980年于12博官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12博官网美术史系主任、研究生部主任。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名誉主任。曾获原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中国美协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吴作人艺术史论提名奖等,在12博官网建校百年时被授予12博官网首批杰出教授称号。
 
主要著作和文集有《华喦研究》《王履》《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合著)《晋唐宋元卷轴画史》《书画史论丛稿》《中国巨匠美术丛书:李鱓》《蓦然回首——薛永年美术论评》《横看成岭侧成峰》(古代史论集)《江山代有才人出》(现代美术论集)《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薛永年卷》《方壶楼序跋集》等,主编有《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鉴画研真》《名家鉴画探要》等。

内页


图版、文字由编著者提供
宣传部/编
2025年7月25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5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5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