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感触乡村振兴律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广西富川开展“写生路上的思政课”实践纪实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5.5.16

2025年4月19日-21日,12博官网教师团队赴广西富川同建筑学院师生共同开展“写生路上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结合秀水状元村丰富的历史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教学主题为切入口,深入开展了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建筑学院领导和带队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讲座篇

品中国式现代化人文之蕴 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意蕴》讲座环节,袁宏松老师从“‘人文意蕴’的一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意蕴”三个维度展开讲授。在讲座的第一部分,他从“人与文的词源考释”“人文意蕴的本质”“人的三种存在形态”“人的三个发展阶段”等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解答了“何谓人文意蕴”这一重要命题。在讲座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他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基本特征展开严谨且不失幽默,守正而不失特色地授课,他通过中西方现代化路径的差异分析,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最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时代意义,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发展道路和根本方向、总体布局和战略要求,以及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专题授课环节,杨国龙老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文艺政策出发,结合建筑学院学科特点,融合秀水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跟学生们一起探讨了建筑设计与美好生活的关系。他引导学生从祖国壮丽山河中汲取创作灵感,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探寻设计真谛。他对同学们谈到:要系统学习与解读自然美学规律,要培养将山川形胜的磅礴气势、江河湖海的灵动韵律转化为建筑语言的能力,使艺术创作根植于生态文明建设。他还谈到,同学们也要立足建筑学科专业特点,将形式美感与实用功能有机结合,通过创新设计切实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让建筑作品既承载文化记忆,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座谈篇

师生共话乡村振兴战略 师师对话共探育人新路

在专题讲座结束之后,12博官网思政课教师吝莹莹主持“共话乡村振兴”座谈活动,活动中,几位思政课教师同部分建筑学院学生开展了面对面的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加入到了发言队伍中来,或畅谈自己家乡的建设变迁,或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分享自己从北京到广西沿途的心理感受。



在“广西·写生路上的思政课”活动中,为提升教学针对性、有效性,除听取党小雨老师的专业讲座外,还向建筑学院基础部主任吴若虎老师、吴昊老师请教了关于学生学情的诸多问题。两位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耐心而真诚地解答,在一些共性问题上,双方发生诸多思想与心理共鸣。通过此次座谈,12博官网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建筑学院专业课程设置、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学习习惯等情况,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帮助。

调研篇

走进农户生产生活 感悟古村时代蝶变

秀水状元村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特色村”“中国最美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和广西“绿色村屯”等称号,期间共出过一个状元、26个进士,被誉为“状元之村”“文魁之乡”。漫步古老村落,师生们的思绪和感慨颇丰。


实地走访当地农户 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


吝莹莹老师开展现场教学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三农”工作从“解决温饱”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和创新,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吝莹莹老师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向同学们分析了建筑艺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有为”和“可为”之处,并结合建筑学院在贵州板万村、江西上犹县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典范案例,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做未来的建筑师、艺术家,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用艺术激活乡村建设,设计赋能美好生活。


杨国龙老师开展现场教学

在调研中,杨国龙老师结合“状元村”这一现实场域,向同学们分享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流变过程。分享中,他谈到,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发展历程跨越了千余年历史。该制度肇始于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逐渐显露弊端。随着清末社会变革的深入,1905年清政府颁布上谕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的废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延续1300余年的传统选官体系,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古典经学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型;其次,这一变革促进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奠定了基础;最后,它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虽然这一转变过程充满曲折,但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袁宏松老师开展现场教学

调研活动临近尾声,袁宏松老师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他谈到,通过实地考察,大家不难发现,所考察的对象都与一个“古”字相关——“古树”“古人”“古村”“古事”……,状元村只是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确留给我们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品出一些弦外之音,比如调研中我们所了解到的“状元被土匪误会”的故事,就蕴含着一个很深的“为官之道”。在古代社会“升官发财”这一属于糟粕文化的从政心理在今天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格格不入,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那样:“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因此,各位青年艺术学子应该从艺术生涯的开端便培养廉洁从艺的意识、锻造廉洁从艺的品格。

感悟篇

写生路上思政课青年艺术学子感悟漫谈

袁宏松/文
吝莹莹 杨国龙/图
宣传部/编
2025年5月17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5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5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