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践行教育家精神 助力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丨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一行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联学活动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4.11.9

2024年11月7日下午,学校纪委专题学习会暨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在14号楼C203室召开。本次联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专题文集与《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出席本次会议,纪委办公室、巡察办公室(监督检查室)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理论中心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许娟主持。

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对联学活动的缘起、目的与计划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说明。他谈到,一方面,通过联学深入到学校的各个院系,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为学校的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联学形成机制,进一步督促和规范二级院系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活动。他表示,学校纪委将定期与学校各院系开展联学活动,以期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学习目标,养成理论学习更有效地融入实际工作的学习习惯,提升领导干部、教师站在学校的高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理解与支持,减少误会误读,增强行动自觉,激发每位教职工的能力潜能与工作热情,进而为学校健康持续、高质高效的发展贡献力量。刘培元书记谈到,专业老师决定了学生飞得高不高,但马院老师决定了学生飞得远不远、飞得正不正。学生以后无论是自主择业还是进入体制,我们都要教会他们两种本领,让他们既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又要有做人做事的本领,前者是安身立命的前提,后者是行稳致远的保障。对于思政课的任务而言,主要就是提高学生的后一种本领,让他们在社会生活、职业发展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生喜闻乐见的转化,要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打好方法论的基础,还要做好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许娟介绍了马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支队伍通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完成本硕博14门课程的开课任务,实现望京、燕郊、上海三个校区全覆盖,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教学活动,不断将央美特色思政课教学模式推向深入,学生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前排就坐率得到不断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充分发挥。她谈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要做到“四读”和“三进”,要读厚理论、读懂形势、读透职业、读清责任,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时刻保持学的热情、悟的高度和行的力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也是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绝对力量。马院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着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教授谈到,关于“如何上好思政课”,教师要有“四真”,分别是“动真情”,要将教材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语言;“求真理”,要突出思政课教学的学术性;“说真话”,务必要接地气、避免假大空;“帮真忙”,要帮学生的真忙,助力他们成长成才。上好思政课除了要有“四真”,还要有“四度”。第一,要有思想高度。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要有大历史观,要用人类文明大视野理解今天的中国现实、理解中华民族一路走到今天的奋斗。第二,要有理论深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任课教师一定要凝练出自己教学的学术专长。第三,要有情感温度。对于学生,教师要饱含情感地讲自己所信、讲自己所悟。第四,要有艺术风度。思政课教师要内外兼顾地提升艺术品味与艺术气息。

在联学活动中,马院教师铁锚谈到,通过本次研学,深切认识到教师素质与教育水平之间的重要关联,认识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发轫点。在教学实践中,他以“画说马克思”为教学切口致力于央美特色思政课的探索,旨在实现理论内容从抽象到具象,理论教学从枯燥到有趣,实践教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具有亲和力、艺术感和美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实效。他谈到,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思政课教师也承担着重要责任与使命。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从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维度引导学生就业,调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还谈到,教师要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切实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有机地融入职业生涯中。马院青年教师刘晓兰谈到,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打破彼此的刻板印象,彼此相互了解,真诚沟通。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将党的宏观理论化为微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懂得宏观理论对于他们学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党的最新理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消化与吸收,只有如此,在教学中才可能向学生输出高质量的教学产品,真正助力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青年教师袁宏松也谈了关于如何上好艺术院校思政课的理解。他认为,在艺术院校的思政课课堂,学生与课程之间呈现出“感性思维学习惯性与理性思维培养目标”“多元个性话语表达与课程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学生对课程弱认同感与教师对学生高期望值”三重矛盾。在教学实践中,他尝试通过“文艺路径”,用文艺理论以道弘道、用文艺作品以美弘道、用文艺名家的艺术人生以人弘道地讲好思政课。

在对《论教育》进行研学时,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刘娟谈了三点心得感受:其一,目前是做好思政课建设工作的最好历史时机,12博官网思政工作在职能部门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其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很重,任务也很重。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学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三,为破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走不出去”的窘境、教学认同感和获得感不够、教学模式面临突出困境等普遍性问题,学校纪委将进一步关注思政课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做好党中央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政治监督工作。

巡察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信佳敏谈到,当前阶段,党和国家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在《求是》发表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就业工作做了“量和质缺一不可”的要求,既强调就业的量和比例要做到充分,又要保证就业的质量的有效提升;对就业意义做了“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的定位,这说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是人民群众个人与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总书记的文章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方式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抓手”。结合12博官网实际,巡察工作将把“推动就业”作为评价院系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指示和要求。

党委巡察办公室正处级巡察员程华谈到,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宝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尤其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理论照进现实,结合个人所经历的毕业季、招聘会,深切感悟到学校党委、各院系、各部门、各位教职工一直以来都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的就业聚力凝心、倾情付出。历史照进现实,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特定区域存在的务工问题,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强调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随着一系列就业举措的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进一步增强。

此次联学是学校纪委创新学习方式,第四次与二级学院系开展的联合学习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学习形式新颖、交流探讨深入、学习效果良好,能够更好地促进基层党建与教学工作相融合,也是纪委与教学院系相互沟通和了解的良好契机,有利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凝心聚力、达成共识,共同助力高质量艺术人才培养,助力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纪委办公室、巡察办公室(监督检查室)
宣传部/编
2024年11月9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4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