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听课现场丨“实验”需要鲜活的创造力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4.3.11

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2024年3月11日
听课地点:5号楼
开课单位: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各工作室

党委书记高洪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各工作室听课

党委书记高洪在听课时谈到,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在教学楼的“三岔口”微展厅非常好,一是及时地展示教学成果,鼓励同学们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二是促进师生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进一步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各院系都要行动起来,除了积极参加教务处组织的“课展融合”展览外,还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所在教学楼空间,在保证安全畅通的前提下,让教学氛围、学术氛围再浓一些,更浓一些。

《造型原本·立体书》课程是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开设的立体书学习制作课,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类似课程,首先要有“如何发挥立体书的优势,通过立体空间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态度”的艺术理念。要把核心的形象放在空间的重要位置,再次是根据景物的大小远近表现层次性。同时解决技术问题 ,而解决打开、收回等技术问题,也要与表达的理念和情感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制作立体书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处处体现着艺术家的独具匠心,要通过立体书的这个点,构建起大空间艺术概念。

同学们在《展览策划》课堂上接触了众多艺术策展大家具有开创性的策展案例,要善于总结提炼其中的规律,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积累思想。同学们讲的几个印象最深的案例,说明几个要点,一是要熟知并总结以往策展经典案例,发现其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新的策展理念和不同以往的全新方案,其中要特别尊重和突出参展艺术家的表达。二是在策展过程中高度重视观众的参与性,努力让观众从艺术的旁观者转化为艺术的参与者,从这个角度提出有关“艺术关系”的学术观念。三是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艺术对现实世界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充分地展示出来。

毕业班的同学们进入毕业创作阶段,也是中央美院教学的重要阶段。同学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深入生活,感悟时代的气息。要把自己投入其中,从感悟生活的真情实感中寻找创作灵感,把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巧充分调动起来,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材料和手段,特别是科技手段,把创作的理念完美地表现出来,特别是不要从已有艺术作品中找灵感,也不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找灵感,一定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找灵感。创新点永远在新的生活中、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中,这样就不会重复过去艺术家已经做的事。毕业季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展区是观众的关注点,希望今年的毕业创作充分展现同学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鲜活的创造力。

 

《造型原本·立体书》

艺术家手工书常常涉及绘画、摄影、版印等平面图像创作的语言与媒介,立体书的形式独特、体验直接,其感染力和趣味可谓覆盖全年龄段观众。它以平面图像造型为基础,融合立体造型与活动造型,以折叠打开结构和书籍为基本形态,但不拘泥于此——折叠开合可以带来空间变化和形象运动,其丰富性还包括在信息转化和功能镶嵌等方面。创作者既要推敲平面创作的形式与内容和谐,还要推敲如图像文字与立体形式的匹配、 立体造型的弹出与活动造型的运动如何助力视觉展开和叙事纷呈,而声音、光影、气味和触觉等方面的构思也会在营造独特感受的统筹安排之列。

——任课教师:於飞

 

《展览策划》

当代艺术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综合性、专题性、学术性、商业性等不同的展览形式,而展览策划人在其中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开设本课程的目的首先不是本着培养策展人的目标,但了解策展人的工作方式、获得构架一个展览会完整性的基本要领,包括对艺术家和作品的选择、展出空间的使用、作品的安装布置等具体程序和操作,都是学生将来参与艺术活动必不可少的经验;通过学生自己策划、自己参入的一个展览会,既能得到策展人与艺术家双方面的亲身体验,锻炼了个人及相互协作的工作能力,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任课教师:贾蕴博

当代艺术策展是一个充满创意与挑战的领域,它要求策展人不仅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这门课让我认识到艺术策展不仅要挖掘艺术品的内在价值,更要关注其与社会的互动与影响。

——学生 王博

在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们相互交流,探讨关于展览策划方面国内外的历史沿革和未来方向让我收获颇多。艺术展览面向公众,是艺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场所,青年应当尽情地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 付吕晔子

 

《现实的虚拟》

在探索将美术融入元宇宙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进程中,最关键的挑战在于搭建一个创作桥梁,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本课程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采用了包括神经渲染场(NeRF)、高斯喷射(Gaussian Splatting)在内的人工智能新技术,作为实践这一目标的创作手段;重视现实世界和数据资产作为艺术创作的关键要素;用美术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寻找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推动性的创作路径和体系。这个创作过程还允许创作者使用这些创新方法高效创建虚拟实验环境,以此来训练智能体(例如人形机器人),使它们能够在虚拟与现实世界中灵活行动。课程成果不仅包括虚拟世界的建设,还有实体智能在两个世界之间创作的实践。

——任课教师:陈抱阳

陈老师在课上梳理了构建世界的要素,包括场景、角色、叙事结构以及价值观。构建的世界有点像一个有围墙的花园,有边界,有规则。艺术家的工作是建立一个有趣的观点,要从这个观点出发去看世界。

——学生 罗文迪

理解了数据是如今的关键生产要素,也理解了通过AI的方法获得采集现实世界的必要性。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更便捷地通过重构现实世界来进行创作。

——学生 郭奕彤

 

《影像艺术语言》

“影像艺术语言”课程(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三岔口”展览第三回展览现场)

影像艺术语言课程在12博官网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开设有十余年,已经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同时任课教师也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此次课程中,同学们从对影像叙事技巧的掌握,到对影像艺术表达层面的感知与体验,收获颇丰。在当下这个“大影像”媒介与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影像不再是简单的观看对象和审美客体,对于美术学院的同学来说,影像还是表达情感与传达观念的媒介。因此,艺术家这个“人”作为影像创作中的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同学们在完成影像创作中的体会和感悟是此次课程的重要目的。在同学们的作业中,不仅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前期拍摄器材和后期剪辑软件等步骤的熟练掌握,还可以看出他们对影像艺术表达方式的深度理解。

——任课教师:祁震

 

《毕业创作课》

丨社会性艺术工作室丨 任课教师:王沂

我们作为社会性艺术工作室的学生要直面如何将社会问题进行艺术化呈现,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打开一个更大的时代问题,发掘自身最感兴趣的话题,做创作需要先打动自己再来打动观众打动他人。

——学生 李晴

社会性艺术工作室的老师们为我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关心具体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希望毕业创作得以顺利推进。

——学生 张心洁

丨实验艺术工作室丨  任课教师:谭天、杨茉

丨科技艺术工作室丨 任课教师:邱思遥

 

听课现场

副院长徐扬听课现场
课程名称:《视觉艺术基础:理论与历史/世界2》
任课教师:赵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听课现场
课程名称:《楷书基础(晋唐名家) 》
任课教师: 解小青

副院长吕品晶听课现场
课程名称:《基于桌面游戏功能性应用的研究》
任课教师:王黎明 游洋 程可槑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体系化转型研究》
任课教师:李卫 李世奇 苏航

课程名称:《无障碍设计-正义、尊严与平等——全球核心议题语境下的无障碍创新服务设计》
任课教师:孙子唯 饶雅云 李文龙 程书馨

院长助理潘承辉听课现场
课程名称:艺术商业管理概论
任课教师:彭玮

 

课堂现场

宣传部/编
2024年3月11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4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4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