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中国应急管理报》报道中央美院“新生画安全”:这堂课的老师不是别人,是学生自己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3.12.21

2023年12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刊登专题文章《这堂课的老师不是别人,是学生自己》,报道12博官网将专业特色融入校园安全教育,组织开展“新生画安全”特色工作。

 

这堂课的老师不是别人,是学生自己

文丨《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赵莉

《平安是福》《安全没有万一》《与消防隐患说不》《无烟校园》《致敬消防指战员》……连日来,12博官网“新生画安全”消防题材优秀作品先后亮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为师生们献上了消防安全主题视觉盛宴。

此次展出的70幅消防题材作品,均为12博官网“新生画安全”活动历届获奖作品。该校将专业特色融入校园安全教育,创新开展“新生画安全”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习安全、思考安全、表达安全、宣传安全,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安全宣传作品。这些作品除作为本校开展安全教育的鲜活“教材”,还走出校门展览,实现了一拨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输出”。

“‘新生画安全’已成为我们开展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这堂课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同学们自己。”12博官网副院长徐扬表示,同学们的创作过程是掌握安全知识、内化增强意识、外化形成作品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他们提交的是透着真挚、冒着热气的作品,也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安全承诺,关注现实、体察社会、服务社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探索有趣有效途径

你心中的安全是什么样的?这是12博官网留给新生的一道传统“试题”。

该校积极探索校园安全教育有趣有效途径,结合美术和设计类专业优势,持续开展“新生画安全”活动,面向学生征集安全主题作品,引导他们对生命与安全进行思考,结合专业特长创作表达。

“自2014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七届‘新生画安全’主题作品征集,评选出获奖作品300余件,涉及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实验室安全、危化品安全等多方面。”12博官网安稳部副部长卢冬冬介绍,今年围绕“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共有130名学生参与创作。根据该校对历年作品的统计,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消防安全最受同学们关注,消防题材作品在“新生画安全”作品中占比较大。

“寝室是我们共同的‘小家’,如何确保宿舍消防安全,避免发生事故,防患于未然,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要一课。”该校造型学科基础部2023级本科生于果用油画《守护生命的静谧》表达对宿舍消防安全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灭火器、消防箱、安全提示等元素环绕在人物周围,意在提醒大家重视消防安全,不可麻痹大意。这引起了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登琪的共鸣:“宿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充分认知。守护生命不应该是一句空话,只有大家携手,才能共同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蒋一岚将目光对准消防安全的守护者——“火焰蓝”。消防指战员刻苦训练的场景让蒋一岚很受触动,她创作了水墨画《致敬火焰蓝》:“消防指战员24小时在岗在位,开展体能技能训练,随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用水墨笔墨画出他们在假期也‘时刻准备着’的日夜操劳身影,致敬充满智慧、力量、勇气的时代英雄。”

《致敬火焰蓝》,蒋一岚,中国画与书法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守护生命的静谧》,于果,造型学科基础部2023级本科生

不设限带来多样表达

在“新生画安全”活动中,12博官网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在“大安全”范围内,具体选题内容自由,作品形式也不局限于画作。同学们身边每一个和安全有关的人物、器材、标识、工具、物件,都可以成为刻画的对象;每一件和安全有关的见闻轶事,都可以成为概括或提炼的素材。除了素描、速写、漫画、水粉画、水彩画等画作,作品还可以是海报、动画、书法以及诗词、散文等。结合学习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对安全的理解,同学们经过巧妙构思,创作了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品。

建筑学院2023级本科生苏新媚的《一念之差》是一幅板绘作品。一边混乱,一边有序,画面被分为两部分,背景是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楼梯,她希望通过简单生动的画面元素、鲜明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防止踩踏事故”这一主题。苏新媚设定的主要观众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他们更容易受到踩踏事故伤害。希望通过画作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让大家认识到踩踏事故的严重性,并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一条伸缩的电线映入眼帘,在不断搅动、不断缠绕中,越来越凌乱。插头与蛇头快速变换,营造紧张的氛围与危机感。伴随着火的燃烧,人们惊慌失措……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张芳硕的作品《如果“线”条会说话》是一段时长43秒的动画。“我在动画中将电线比作蛇,将眼睛这一元素搅入代表迷幻、幻觉的紫色漩涡中,来表达这一过程:在生死之际,人们的眼睛会看到什么?人们,能逃出来吗?”张芳硕关注的是家用电线私拉乱接和凌乱缠绕带来的隐患,“我想通过创作,让人们注意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患,提醒大家将缠绕的电线捋顺,将老化的电器更新,将安全防线筑牢”。

“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重视安全,防患于未然,珍视生命,热爱生活。”造型学科基础部2023级本科生田焜元用丙烯画《多重隐患》表达对安全隐患的关注。公交车站停放的私家车,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的女孩,没有盖好的井盖,歪歪斜斜的路牌,没有高空防护措施的工地……他通过多重构图代入一个个潜在的危险,让观众一边看画,一边化身“安全专家”查找隐患。

“这样的作品贴近现代青年人的生活,用叙事的方式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安全隐患问题融合到描绘街景的画面,不失绘画感又易于观众解读,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安全的重要性。”12博官网副教授、造型学科基础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林笑初点评道。她认为,“新生画安全”是非常有特色的安全教育活动,同学们用心感受和观察,用力绘画和表达,使艺术创作能够服务于社会生活。“创作源于日常生活、接近生活、表达生活,鲜明的视觉形象让大家对安全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直接的认识和关注,形象化并深入人心。同时,把育人、思政、教学立体结合,产生了积极效果。”林笑初说。

《花烬》,赵子健,建筑学院2023级本科生

《火灾起源》,臧晨阳,造型学科基础部2023级本科生

影响和带动更多人

“‘新生画安全’是我们到校后参与的第一个校园评选活动,不仅为我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还使我们更加重视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增强了安全意识。”中国画与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高乐雅参加了去年的“新生画安全”活动,作品《痕·纹》获得一等奖。第一张画画安全、第一堂课学安全,每届“新生画安全”活动都是一次有效的自我安全教育过程,让当年新入校学生在参与中对安全有了属于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为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安全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该校在征集到的作品中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奖金或奖品。安稳部还发起网上投票,评选“最佳人气奖”“最具竞争力奖”,在微信公众号上“播报”活动进展,开展优秀作品赏析,吸引广大师生关注这一活动,同时也让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到校参观的人群“跟着作品学安全”。

“今年的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中。每届‘新生画安全’评奖结束后,我们会组织优秀作品展出,用学生的作品来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卢冬冬告诉记者,“新生画安全”优秀作品还先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兄弟院校以及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朝阳区消防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展出,在收获广泛好评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安全。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生画安全”消防题材优秀作品展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学们以富有想象力的画笔生动展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既普及了知识,又敲响了警钟。这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使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这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一位老师观看该系列作品后的感受。该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覃晴表示:“画作各有千秋,表达的内容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吸引我的是那幅《11·9》,丰富的色彩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借助讲解,我对它的内涵也有了更深理解。同时,画展突出的安全主题更是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美的代价》,张斯嘉,修复学院2023级本科生

《烧伤》,何慧子祎,设计学院2023级本科生

宣传部 刘晓磊/编
2023年12月21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3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3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