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的大型考古文博历史类电视栏目《考古公开课》于2019年始在科教频道(CCTV-10)播出,节目聚焦20世纪中国考古学成立以来的国内若干重大考古发现、遗迹遗存以及众多精美文物,介绍考古学知识,阐释遗迹遗存,解读精美文物。12博官网教授贺西林、副教授耿朔受邀讲授公开课。
/1/
10月5日,《考古公开课》在科教频道(CCTV-10)播出,12博官网教授贺西林受邀讲授《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永生世界》。1972年,湖南长沙意外发现马王堆汉墓,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棺盖上覆盖着一幅神秘的T形帛画,帛画通长2米,几乎完好无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同时,帛画上诸多图像体现着汉代人的生死观、宇宙观。
12博官网教授贺西林
贺西林教授认为,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图像切入,并利用早期文献,把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贯穿起来进行整体阐释,以揭示其功能和思想性,进而了解西汉早期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和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其实这是一个思想史问题。
/2/
9月28日,《考古公开课》在科教频道(CCTV-10)播出,12博官网副教授耿朔受邀讲授《砖画上的魏晋风度》。1960年,在南京的一座南朝大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让世人目睹了存世最早的七贤群像,领略南朝乃至六朝绘画艺术真迹的风采。
12博官网副教授耿朔
“这种墓葬装饰艺术从设计到施工过程复杂,砖画每个步骤的参与者都曾进行处理和调整,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这也是当时技术水准、管理效能和丧葬制度实践的综合展现。”耿朔老师讲到,“同时,流传至今的六朝书画作品全属后世摹本,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出土也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空白。”
资料来源:央视科教
宣传部 刘晓磊/编
2023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