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中央美院下乡季丨带队手记:新时代 新潮汐 新艺术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3.5.8

下乡小分队:壁画系第五工作室本科二、三年级,研究生一年级
带队教师:李洋 王希民
下乡地点: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保亭县、三亚市

带队手记

海南是中国第二大岛,是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潮涨潮落、四季更替,海洋不仅仅塑造着海南岛的形状,更塑造着海南的地质、生态和历史文化,是我们望向大洋、了解海洋文明、拓宽创作视野的绝佳视角。后结构主义艺术史的方法论认为,一件艺术品的意义,并不是固定、单一和完整的,它们往往处于一种不断变动、延展与漂流状态之中。这个判断不仅仅可以用来理解艺术品,也同样适用于对艺术创作与艺术教学的观察。
 
近二十多年来,艺术考察作为一门美术学院仪式感极强的固有的“大课”,其内涵与外延也正在发生着有目共睹的变化。有时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下乡”所命名的这门课程,其最初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出校园,深入到以村庄、厂矿、少数民族地区等具有劳动人民生活典型性的区域,以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态度与方法,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深刻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与心声,在广泛的社会大课堂中获取素材,进行创作,实践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下乡师生们在课程中所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从过去单一的写生转变为综合考察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风俗、科技、心理、自然、教育等情况,并各自拓展出全新研究方法与表达语言之后的作品。同学们改变了作画者与被画对象的刻板主客体模式,不断灵活改变身份,积极参与和介入当地当下的外在与内在、集体与个体、物质与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艺术自身逻辑与人的主体创造性不断释放生命力所自发形成的一种重要转变。
 
2023年4月,12博官网壁画系第五工作室的师生们在海南省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考察活动,考察地点与内容包含海口历史文化骑楼、琼北火山地区民居、热带动植物、海南灰塑、东郊椰林、热带雨林、疍家文化,最终落地于三亚后海村。航海界的专家和船长介绍了他们的出海实践经验与航海精神,这都是珍贵而鲜活的体验。同学们完成了在游牧虎·桥舍艺术空间驻留创作的大幅外墙壁画,以及在退役的大型船帆上进行即兴创作,为此次活动留下见证与记忆。  
 
我们将在此开启了名为“潮汐”的12博官网壁画系第五工作室驻留艺术创作开放空间项目,进行了一系列交流、创作、教学、壁画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期待大家获得新的成长与收获!

带队老师 李洋


李洋老师与海棠区旅游协会秘书长黄爽及蜈支洲岛风景区总裁助理姜易呈交流

李洋老师在海棠湾红树林酒店的艺术公益课

海南历史、文化、生态考察


三寰营造董事长、首席建筑师、海南骑楼建筑专家韩盛为大家讲解海南灰塑、海口骑楼建筑的由来以及特征


海口骑楼老街


符家宅


火山地质公园



海滩写生


师生集中讨论创作

乡村驻留创作+乡村壁画+船帆涂鸦+公益课堂

后海渔村位于三亚海棠区,北临蜈支洲岛、南傍皇后湾,是国内闻名的冲浪天堂、旅游胜地,在这里既有原生的疍家渔民,也有外来的冲浪达人,后海村包容自由、活力四射,咸湿的海风、轻柔的海浪、细软的沙滩无一不带来灵感的拂动,师生们在15天的时间里完成了150余副创作、一幅大型外墙壁画和一幅船帆涂鸦。


五工师生在海棠湾红树林酒店的艺术公益课堂



游牧虎帆船队高船长为五工师生教授航海知识并体验航海



乡村驻留创作开放空间现场


乡村驻留创作现场和部分创作


乡村驻留创作现场和部分创作


帆船涂鸦(李卫一、吴艺佳、戴紫鹭、付嘉、林紫颖、鄂姝宇)

写生日记

研一 胡荣:
 
一下飞机,湿热的空气瞬间包裹住全身,透过大巴车的窗户隐约看到了闪烁的海面和高大的椰树,这两个形象构成了我对海南的“刻板印象”。我们在骑楼老街里的民宿住下来,去天台上吹风,脑子里突然闪过很多台湾青春爱情片的情节,就是这种暧昧又清新的感觉。在湿气的粘合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黏黏的,我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迅速和这群可爱的零零后打成一片。处于如此新鲜而热烈的环境之中,大家渐渐对彼此敞开心扉坦诚相待,而我们的创作也在这样的状态下变得更具有活力。
 
当天,好客而博学的韩总带我们参观了骑楼老街,带我们了解海南传统民居中一种独特的技艺——灰塑。这是海南人民就地取材,结合海南气候特点,利用火山灰为主的材料对建筑所进行的一种装饰。我们也了解了骑楼老街的历史,海南自身作为海上贸易的枢纽,再加上来自东南亚各个地区的华侨回归海南,为当地建筑带来洛可可风格,从而使当地建筑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独特风貌。
 
后来的几天里,我们在海口火山口公园的山顶上学阿姨花式摆拍造型,在民风淳朴的火山地区民居村落里拍照接龙打卡画画,在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里和小可爱们亲密接触。这里树木的枝干和叶片都巨大无比,有许多花草是我在北方从未见过的,品种丰富生态多样,简直是大自然赠予的视觉盛筵。我在以前的创作过程中就很喜欢画大量的植物作装饰,却从未思考过为什么得是这种树、为什么要画这种花,此时此刻,我突然明白了植物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它暗示了地理位置、季节时间、风土人情、寓意象征等等,以后画画可不能再光动手不动脑。
 
除了自然历史人文,美食当然也在考察范围内,清补凉、糟粕醋、斑斓膏、汤饭、老盐芭乐、椰子鸡……没吃过的统统往嘴里塞。玩归玩,闹归闹,同学们画起画来也是一点不含糊,每个人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的兴趣便是观察大家记录大家,他们在打卡的时候,殊不知也被我打卡在画中了。
 
随后的两天里,我们都在东郊椰林落脚。这是我们第一次一起来到真正的海边,踩着松软的沙滩,穿过茂密的椰林,只可惜4月海南大部分时间是阴天,海看起来灰灰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我却依旧难掩兴奋。我们从地上捡了很多天然弯曲的椰树枝作魔杖,互相施展魔法咒语,在海边一路走一路唱。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住宿的这家农家乐做菜实在是太香了,每上一道菜我们都为之欢呼尖叫,不知道等我们走后,老板会不会感到落寞,毕竟很难再遇到比我们更捧场的客人了。
 
老师是个认真负责、心思细腻的人,他趁着大家休整的时间,每天带着研究生和本科班长去各地“采点”,去探索哪个地方最美、最适合画画,去踩雷各个不适合去的地方,避免浪费大家时间。同时还不停去后海进行对接工作,商讨驻留项目具体事宜。当时,除了我们个人的创作,我们还在讨论利用垃圾在沙滩上做一个类似于远古生物骸骨形象的巨型装置,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尽管这个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最终实现,我还是把这个小小期许放在了画里,以避免遗忘。此时我们的征途已经走了一半,同学们的创作也逐渐展现出明确而不同的面貌,我们大方而真诚地相互鼓励相互夸赞,已然成为亲密的战友。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三亚市海棠湾后海村。三亚的后海村多元、年轻、更包容更自由。我们体验了乘风破浪扬帆出海,领略了海南美丽至极的碧海蓝天。
 
下乡写生已接近尾声,年轻人们的野心才刚刚开始燃烧。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大三 茹加鑫:
 
本次下乡考察我们来到了海南岛,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让我整个人感到舒适,清澈的大海和旺盛的绿植让我觉得很放松。
 
本次考察包含自然、历史、人文多个维度。在雷琼火山群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独特的火山口构造,可以称之为一种奇观。在海南野生动物园我们见到了许多珍奇动物,画了很多素材。在文昌我们参观了符家古宅,这是建立于十九世纪初的大型私宅,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融合中西方特色的宅院,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主人的审美。在呀诺达的几天,我们则切身体会到了在热带雨林中远离都市现代化的、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来到三亚,我们就更能感受到当地的旅游属性,很多的现代化设施都是围绕旅游这一主题展开,也看到了更多的文化碰撞。我们也在这里了解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竞赛帆船——一项需要勇气和耐力的运动。
 
我们本次考察的最终成果在三亚后海桥舍空间落地,大家都画了很多和在学校的状态下完全不同的作品,我们也参与了两个公共艺术项目——在竞赛帆上作画和一幅壁画。

大二 戴紫鹭:
 
这次在海南的艺术考察对我来说是一个历练自己的过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从生疏到逐渐上手,尝试不同的方式,使用陌生的材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从北京出发,到海口骑楼老街感受当地的人文景观,感受当地的民族纹样,这都让我感到好奇和新鲜。再到东郊椰林和呀诺达热带雨林,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造就了不一样的景观,连绵细雨,成片的椰林树影。之后我们出发后海,热情冲浪的文化融入了后海村,水浅浪小,沙滩绵延的自然环境让这涌入了大量的人,我们在这里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在这里我尝试做了湿壁画,进行了赛帆的绘制,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如此巨幅的画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慢慢得心应手。这次海南艺术考察让我收获非常多,十分感谢同学们在下乡中互帮互助,一同绘制壁画和赛帆。

大二 吴天酬:
 
我来到海南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壁画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壁画的设计要在理念和形式等方面,考虑如何让图像能够合理地契合在当地的文化环境建筑空间中。我在壁画设计工作中负责主体人物的图像处理,并组织协调设计组各成员各自不同艺术观念,从而在相对于架上绘画而言巨大的三维空间场域内,高度再现设计图的二维视觉效果。壁画对身体行动的要求要比平时我在工作室里进行自己的创作更加重要,它是一个从头到尾都被预先设计好的行为。而我在自己的创作中是几乎不事先对作品的视觉效果进行构想的,可以被比喻为音乐中的即兴演奏,因此这次极其规整的创作过程与我以往的经验发生了较为深刻的碰撞与融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大三 张芷铭:
 
和着海南湿湿热热的风,仿佛多过了一个月的夏天。在骑楼老街一面一面斑驳的墙壁中,我们开启了海南之旅。火山口的底部幽静清爽,完全不同于外部的炎热。符家宅的青苔比我会画画,真是一座精美的宅院。在东郊椰林我第一次听见壁虎的叫声。在那里,西江月的椰奶鸡和家常豆腐令人回味。后来到了雅诺达,我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蜥蜴。西岛的玻璃海和我家乡的海不一样,二者的区别给了我很多灵感。最后在后海,我第一次光着脚丫踩在了不扎脚的沙滩上。帆船、壁画和海滩是我对后海的记忆。

鄂姝宇:
 
之前来过海南,但很少来海边,也没有去探索过当地的景点,因为畏惧炎热,便每日躲在开了风扇的房间里。这次的考察之旅让我改变了以往对海南的看法。我上大学时也曾出去写生过两次,但都是在村中,见的都是大山和窑洞,每天和山羊打交道。这一次来这里,我才深刻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停下来感受大海和雨林。

学生 胡荣/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 学生 王微言/编
2023年5月8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3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3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