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直面名师丨杨宏伟:技术、问题、观念——生长的创造力与思维方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2.10.31

2022年10月21日,由共青团12博官网委员会主办,12博官网校学生会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激扬创造力”系列讲座第一期,邀请版画系副主任杨宏伟教授为大家带来“技术、问题、观念——生长的创造力与思维方法”的专题讲座。通过对自己多年创作、教学、研究历程的回溯,杨宏伟带领大家一同进入版画的艺术世界及版画概念的拓展空间,共同领略版画艺术的魅力。


讲座现场

杨宏伟表示,“技术、问题、观念”是艺术创作过程中逃避不开的三个词。版画因其材料多样及其复杂的印刷工序等因素,使其“技术性”非常强,这也造就了版画艺术的特殊性。杨宏伟从他的创作经历延伸出版画艺术的六个可能性,他认为这六部分也正是隐藏在版画内部的矿藏。

第一,版画本体语言的探索。杨宏伟从事木刻创作以来便在不断探索刻法语言的多种可能性。他擅于面对因大面积黑和白关系带来的简单画面,通过多种类的刀刻带来的丰富性灰层次,以及更多复杂综合的痕迹和表现力,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和新鲜的视觉体验。此外,“以刀代笔”的刀刻法,体现了直接性与间接性的融合,不同于用手直接与物体接触,隔阂的局限促使创作者产生连锁性的思考,而这恰恰是木刻版画最有价值的部分。 


作品《海浴》

第二,版画艺术中“版”的媒介延展。通过对《天一生水》《世纪坛》《无法命名》等作品的阐释,杨宏伟指出,刻版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重要,因为体验会生发出更多有意思的想法。在创作大幅作品时,由于创作视角由俯视转为平视,动作改变了,视野也随之发生变化,“刻”的难度和体验也截然不同,“刻”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作品《世纪坛》


创作过程

第三,版画艺术中“刻”的概念延伸实验。通过介绍作品《伤》,杨宏伟对“刻”进行了再解读。在他看来,雕塑语言里也有刻,木版画和木雕的技术动作上相似的东西就是雕刻。他曾尝试雕刻了两把仿制的明式椅子,只是想要刻出的痕迹,并不需要把痕迹印到纸上。木刻刀腐蚀掉物体,他更看重的是腐蚀过的物体质感发生的变化。 
 


作品《伤》

第四,版画艺术中“版的语言”概念拓展。杨宏伟一直追问“灵感如何在艺术家的头脑中生长”这一问题。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延伸版的语言和语法。结合《像素分析》这件作品,他讲述了自己从因活字印刷受到启发到围绕“像素”这一概念不断进行尝试和创作的经历。一块破碎的木板,让他联想到了“像素”,成为他灵感的触发点。直至今天,“像素分析”都是杨宏伟一直坚持的一种创作方式,在像素的清晰与模糊之间,杨宏伟建构着对于图像的新认知。徐冰认为《像素分析》这个项目的想法触碰到了复数性艺术领域,过去没有人触碰过的核心部分,推进了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


像素变化的一组蒙娜丽莎

第五,版画艺术中“层”的概念思考。杨宏伟通过将透明亚克力切成方片并叠加,实现了由黑到白的色彩变化,这使得光作为重要元素参与到作品中,从而实现丰富的层次变化。此外,他对不锈钢片材质也进行了尝试,通过不锈钢片反射周围环境色与光线,环境色调与光更为密切地参与到作品中,由此形成丰富的灰色调的“像素块”。 在这里,图像正是来源于材质的特性和空间的氛围。 


水晶肖像细节

第六,版画艺术中“印”的概念探索。杨宏伟单纯地用“印”进行创作方式的探索,他利用色彩最朴素的因素——色相和灰度,制作系列色卡,尝试组合彩色的像素。通过手机互动,我们在彩色和黑白两种模式下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像,哲学的思考于其间凸显,这都让我们重新思考“观看”的问题。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讲座尾声,杨宏伟鼓励广大学子打开思路,在创作中多做尝试。“在这些年的创作中,具体工作也就是艺术实践总是能给我很多启发,让我觉得当代的基因和元素不仅仅存在于传统木刻版画中,在艺术的其它表现形式中都蕴藏着当代性。只是思维的惰性让你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因此大家要克服思维惰性,创造力才能健康生长!” 

校学生会/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 实习生 许沁/编
2022年10月31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与书法学院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油画系
  • 版画系
  • 雕塑系
  • 壁画系
  •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2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