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聚焦“双一流”丨“大美术”基础教学的深化与创新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2.5.16

“双一流”学术研究专栏聚焦12博官网 “双一流”建设,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关注,建言献策,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

我们期待“思想的火花”“实践的感悟”“观点的碰撞”。
 
重视基础教学一直是12博官网的优良传统。造型基础教学既是对学生的专业训练,更是对学生思想认知、能力学养及其艺术理念的全方位培养。2021年,“功夫——12博官网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在12博官网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中的“德”“素”“彩”“行”“延”“谱”六大板块,正是“大美术”学科体系中基础教学的主要抓手,与“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创新开拓”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呼应。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央美院立足造型艺术日益丰富的表现形态,结合时代对艺术的要求,面向多学科交叉的未来格局,将“宽基础”和“厚基础”的教学理念一以贯之,在梳理和提炼中央美院素描、色彩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与立体造型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造型本质规律的理解,依托素描、色彩、立体造型及创作基础四个教研室,从课程走向课题,以教学教研和学术交流为核心,进一步推动大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的深化与创新。

丨传统优势最大化

造型学科基础教学覆盖四大部分、十门专业课程,以基础造型课程(素描1、素描2、色彩)、立体造型课程(1/2泥塑头像、透视、结构解剖)以及创作造型课程(创作基础)为核心,以传统造型(书法、传统线描)为支撑,共同构建起央美造型基础教学的结构体系。


造型学科基础部本科教学体系

素描课在2019—2021期间连续三年获评12博官网年度优秀必修课程。素描作为造型基础的重要基石,未来将成为基础部各课程交汇互融的沟通点,通过打通课程间壁垒将造型基础学科的传统优势最大化。


素描课系藏优秀作业

色彩课在2018年获评12博官网年度优秀必修课程,2019年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课)。色彩课作为造型学科基础部优势课程,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典范。


色彩课系藏优秀作业

丨创新型课程迅速增长

中央美院注重以学科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时代美育工作和美术事业的内涵发展。培养开拓精神、不断与时俱进是课程优化创新的必要途径。造型学科基础部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瞄准“挖潜力、重融合”的学科建设目标,深化基础学科内涵,拓宽基础学科外延,努力打造新的教学增长点,“立体造型”和“创作基础”两大创新课程体系应运而生。
 
立体造型基础课程,将“1/2泥塑头像、结构解剖、透视”三门专业课进行优化调整,使三门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系统化以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以结构解剖建立立体造型内在结构,以透视建立空间结构,以泥塑建立形体结构,进一步完成立体造型塑造,从空间透视、结构解剖以及立体雕塑的角度,建立在空间中认识造型的方法和表达,引导学生初步构建对空间体积造型的本质认知。


“1/2泥塑头像”系藏优秀作业

“结构解剖”系藏优秀作业

“透视”学生优秀作业

此外,造型基础教学体系中创新融入“创作态”的概念,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新增“创作基础”课程,研究生专业教学中新增“材料语言与技法”和“创作构成”两门课程。针对主题立意、画面布局、画面节奏等要点,通过连续性的小尺幅作业训练,以及对经典名作和优秀作业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中的规律性知识,为学生的专业创作打下通识性基础。


创作基础课教学课件节选

丨主题性创作成就教学特色

结合时代热点,积极组织参与主题性创作活动一直是造型学科基础部专业教学的特色和亮点。基础部创作基础教研室将教学与创作、展览相结合,突出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和大型主题肖像方向的人才培养,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优势互补。结合基础部教师为国家创作的主题作品和已有的创作成果经验,逐步打造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


范迪安、白晓刚《延安文艺、永恒华章》400x1800cm 马赛克镶嵌 2020年

李荣林《遵义会议会址》 200×325cm 布面油画 2016年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造型学科基础部开展了“我画小康”主题创作活动。学生在寒假期间回到自己的家乡,利用假期收集创作素材,描绘身边的美好景象。“七一”期间,基础部举办了“我画小康——造型学科基础部七·一学生主题创作展”。


“我画小康”展览部分作品

2016年和2021年,造型学科基础部师生两度重走长征路。通过深入历史现场,直观体验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的生存环境,用心感受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并以“食谱”为绘画主题记录下来,用艺术的方式传承红色精神。2016年至今,“红军食谱”和“新时代食谱”已举办近十次展览。


“红军食谱”展览部分作品

“新时代食谱”展览部分作品

2019年和2020年,造型学科基础部师生参与了“见证雄安崛起”主题创作活动。师生团连续两年通过现场走访、实地考察、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见证百姓生活与社会变迁的日新月异,探寻新时代的奋进力量,创作了百余幅优秀作品,并在2021年举办“见证雄安崛起——12博官网雄安创作团作品展”。


“见证雄安崛起”展览部分作品

丨线上教学思路创新

疫情期间,造型学科基础部通过线上方式展开教学。教师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认识社会,表达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学生们开始以景物、家人、窗外、小区、家乡风景等为主题表现画面,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自身艺术语言特点和鲜活创作思维的优秀作品。
 
2020年,基础部在线上举办“云端相聚——12博官网造型学科基础部本科生成绩汇报展”,充分展现了12博官网造型基础教学的专业实力和应对困难挑战的应变能力。
 
今年春季写生期间,基础部共在三周内安排了五场讲座,从色彩基本规律认知,到外光写生步骤详解,再到大师名作赏析,全方位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色彩知识。同时,基础部还创新地采用了录制视频授课的方式。通过录制一段完整的写生视频并在课上播放,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感受外光写生的步骤和技法,达到了线上教学的最佳效果。这种在新形势下的教学调整,为传统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云端相聚”成绩汇报展线上展厅

疫情期间线上素描作品

疫情期间线上色彩作品

经过不断开拓与深耕,12博官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带有鲜明文化和学术特点的造型基础教学体系。教学管理上,积极落实学校“一年级工程”,关注一年级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直面现实和内心、表达真情实感,将学习过程落实到“学习档案”中,通过打造专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艺术学习的无限活力与专业热爱。科研活动中,有效开展了“大家谈基础”、“造型艺术会客厅”等专业讲座和学术研讨,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实现教学效果从课堂到讲堂的拓展延伸。
 
中央美院始终重视“大美术”基础教学的学脉和文脉,注重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淀和锤炼,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切现实、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弘扬优秀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同时不断优化教学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坚持守正创新,引领学科自信,将造型“功夫”发扬和传承下去,持续为“央美学派”的发展输送更高标准的造型基础课程和更高水准的综合型人才。


《“大家谈基础”第一讲》文国璋先生讲座现场

《“造型艺术会客厅”——俄罗斯的形象》于润生教授讲座现场

每一位基础部学生都有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档案”

基础部/文图
宣传部 孙文/编
2022年5月16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中国水印木刻文献数据库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2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2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