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范迪安:从“美术的角度”展开历史场景与现实图景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1.12.13

“五年来,广大美术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和对文艺境界的追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团结奋发,在一系列重大主题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相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这五年的中国美术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更加丰收的景象。”谈及“美术界这五年”,作为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协主席、12博官网院长范迪安“滔滔不绝”。


范迪安

中国艺术报:在这五年中,给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美术创作或美术事件是什么?

范迪安: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美术创作组织工作,就是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历经三年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果,这项工程发动面之广、全国美术家参与的积极程度之高、形成的成果之丰富,形成了中国美术历史发展中新的鸿篇巨制。特别是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的《旗帜》和以“四个伟大”为题的雕塑创作,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党的史诗,形成了用生动的、鲜活的人物造型来反映党的光辉历程的视觉丰碑。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美术家不断地推敲构思,探索主题立意,深入刻画形象,立志从文艺的“高原”向“高峰”迈进,用丹青画卷讴歌党的伟大征程和伟大成就,表现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征程上的精神风貌,用美术的方式再现党的伟大精神图谱。

中国艺术报: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面,这五年来美术界取得了哪些丰硕成果?

范迪安: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新时代中国美术家的理想追求和艺术方向。例如在用美术表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投入了极大的情感和心力,涌现出抗疫主题美术作品7.5万余件,表现和讴歌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人民军队和广大干群,描绘了人民群众守望相助、团结抗疫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而在表现脱贫攻坚、奔向小康这个主题的创作中,广大美术家从不同角度深入生活、感怀时代,画出了在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幸福家园、奔向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来自生活现实的丰富素材和上升为独特艺术视角的形式语言,使现实主义美术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艺术报:您认为这五年来,中国美术的重大主题性创作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范迪安:新中国成立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例如上世纪50年代,美术家创作了一大批革命历史画,以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为标志的主题雕塑,揭开了中国美术史新的一页。进入新时代,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成为摆在中国美术界面前新的任务,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创作机遇。

在这一机遇面前,大家空前团结,老中青几代美术家都投身到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中。许多年长的美术家很有创作经验,他们经历了新中国以来诸多大型美术创作,他们本身也是创作出不少美术经典的名家,在新的创作过程中,他们不但热情地投入创作,同时也指导中青年美术家不断地深化、优化自己的作品。广大中青年美术家更是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从原来的“要我画”变为“我要画”。大家都认识到今天的时代需要优秀的美术作品,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要面对“图像世界”带来的挑战,努力展现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精神,这些年美术界形成了一种埋头苦干、潜心研究、集体创研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例如,展现20世纪以来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件、人物,就需要下功夫走进历史的现场,走进时代的生活;而面对当下中国社会全面建设发展的“火热现场”,更要去感受、去构思、去提炼,从“美术的角度”更加集中地展开历史的场景、现实的图景,特别是在刻画人的精神风貌上,形成崭新的时代风采。

中国艺术报:以美术“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是您近些年着力颇深的文化课题,您认为,这些年高等美术院校的诸多成果,对社会美育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范迪安: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12博官网8位老教授回信,提出了加强美育的重要思想,特别指出:“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句话赋予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应该承担的使命责任:一方面要教好书育好人,特别是要通过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养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新人,尤其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艺术功力等方面形成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美术院校更要承担好美术创作的重任,以我所在的12博官网为例,我们围绕着党和国家的重大主题美术创作,深入推动创作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生态。例如,央美团队设计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标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志、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标志等被广泛使用。

同时,美术学院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促进美育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中国自身的美术传统中汲取营养精华,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服务社会,把更多美的成果导向社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审美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让大家能够通过欣赏美、理解美,进而在美的激励下形成更加充沛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回顾五年来中国美术走过的道路,我深深感觉到,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久久为功,我们的美术就能谱写出新的时代篇章。

作者: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亚萌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21年12月13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北京教育普法
  • 北京法律服务网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 师德师风专题网站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
  • 修复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 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2007-2021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1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