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喜报!中央美院荣获六项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居艺术院校榜首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0.12.28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集中于高校的人文社科领域。作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评选竞争极为激烈,最终评选的项目含金量高。

全国共有1539项成果获奖(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根据评选结果,12博官网共有6项学术成果获奖,在全国艺术院校共计93项获奖中拔得头筹,并涵盖所有奖项。其中,1项获著作论文奖一等奖,2项获著作论文奖二等奖,2项获著作论文奖三等奖,1项获青年成果奖。

一等奖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 
李 军

《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以作者在欧洲研究和工作期间实地考察、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提出“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的新思路,聚焦于“博物馆”、“教堂”、“艺术史”和“关于艺术史的图像”四种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的历史联系,从而探究空间与时间、宗教与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与机构、图像与思想之间相互渗透与转换的复杂关系。

作为国内外语境中处理和探讨“教堂”、“博物馆”与“现代性”关系命题的第一部专著,本书通过对上述问题具体而审慎的回答,标志着中国艺术史学者尝试走出编译状态的一次努力以及在面对人类现代性的普遍问题时所发出的独立之音。

二等奖

《政治还是娱乐: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
尹吉男

作为“知识生成研究”系列的重要文章之一,《政治还是娱乐:杏园雅集和<杏园雅集图>新解》呈现了尹吉男老师“知识生成方法论”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的应用,进而厘清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画史沉疴,并展现重构绘画史的可能性。

文章以明代画家谢环的《杏园雅集图》为研究对象,在“历史”、“图像”与“文学”三重概念下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从《杏园雅集图》的传本与模式到《杏园雅集图》与“江西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本文在讨论《杏园雅集图》和“杏园雅集”的深层意涵之余,还考察了画家谢环的绘画表达条件与基础,最终呈现出艺术史、制度史、政治史和文学史重合之下《杏园雅集图》的隐蔽主题。

二等奖

《中国油画五百年》
赵力 余丁

《中国油画五百年》采用编年体例,每年分别包含“大事记”、“概述”、 “文献”三部分内容。全书以“明清部分”、“民国部分”、“新中国部分”、“新时期部分”和“当代部分”为序五卷,不仅将人物、事件还原到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时空中去进行考证、鉴别,同时从浩如烟海的研究文献中选出在学术史上具有关键节点意义的文献和在创作角度上具有极高造诣、创新意义的作品图片,更从数百篇综述构成一部中国油画发展的“通鉴”。从而,本书充分展现了中国油画从引入、根植到发展、壮大的数百年历程,展示出在更大时间跨度下所进行的历史性追问,由此整合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场域。

三等奖

《唯拓展方能超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及其未来机遇》
于 洋

文章《唯拓展方能超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及其未来机遇》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范畴及其未来机遇作为研究范畴,对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概念、发展线索、艺术特点与不同类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同时探讨了欧洲历史画创作对于中国现当代本土主题性绘画的影响,着重关注在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美术的现代性“传递”及其本土化、自适化的“变异”进程。

三等奖

《“超越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缺失》
刘礼宾

文章《“超越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缺失 》中重提的“超越性”是作者对当代艺术再次梳理和反思的过程中所理出的当代艺术发展的可能性线索。全文共分为三个问题来进行解答:即“超越性”为何被遮蔽?忽视“超越性”遮蔽了什么?忽视“超越性”抬高了什么?最终尝试回答中国当代艺术应去向何处的问题。

本文通由明确“超越性”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维度,列举它被遮蔽的原因以及因此所造成的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或遮蔽,或拔高,从而试图引起从业者和旁观者的警觉,进而夯实中国当代艺术问题交流的基础,涤荡以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猎奇眼光以及意识形态滤镜。

青年成果奖

《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
周 博

《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以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的设计思想为中心,梳理了现代设计伦理问题的思想史线索。作为中国学者第一次就西方现代设计伦理思想所展开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也是近年来在设计艺术史论研究领域颇具创见的一部专著,本书所研究的内容跨越了整个二十世纪,而围绕设计伦理问题展开的设计思想史线索事实上也勾画出现代设计史的一个重要思维传统,即“人道的设计思想传统”。在该传统中,现代设计不满足于其职业所规定的某种或某一些物品功能的完善,还向往着一种对于至善或人类总体幸福的追求。

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项,12博官网此次成果奖的获奖一方面展现了过往三年来12博官网在理论研究领域的深耕探研,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新百年”战略以来学院给予科研工作高度重视的卓越成效。今后学院将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力争在保证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深化科研成果的内涵发展,以期在人文社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更结硕果。

 

科研处/文图
宣传部 何逸凡 实习生 陆雪妮/编
2020年12月28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网络信息中心
  • 北京教育普法
  • 北京法律服务网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 采购系统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20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0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