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 Lab,简称“教博会”)于2020年12月5日在西岸艺术中心A馆和B1馆开幕。在为期9天的展期内,来自海内外10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校院长、专家、教师、学生汇聚一堂,以展览、论坛、工作坊、培训、颁奖等五大板块,展示全球最前沿的科研思想与作品创作。
上海西岸美术馆
12博官网以“创新从课堂开始”作为展览主题,分别呈现了壁画、雕塑、油画、版画四个院系的教学实践及创新思考。在本次教博会中,12博官网师生还现场开设了艺术技法教学、理论教学、专业讲座、学院讲座等公共教育活动。
“创新从课堂开始”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壁画系把材料研究课堂搬到展厅,展现12博官网壁画系特有的材料课程以及最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技法。课程中所涉猎的中国敦煌壁画、欧洲湿壁画和坦培拉是最为古老的三种技法,但这一课程,不拘泥于古老技法的技术问题,而是通过对技术材料的认知掌握激发学生的发散思考,为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提供可能性和出口。壁画系青年教师王希民介绍说,教博会现场的开放教学,是一个直接和观众交流的平台,学生也成为主题展示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在现场氛围中备受触动。
展览现场
雕塑系展望教授以启发和沟通的方式开展现场教学,这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雕塑系“教学相长”的授课方式。在现场课堂中,展望指出,对于刚刚接触创作的三年级学生,教师更多地扮演听众和观众的角色,要学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独特性,在各自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启发,这样会帮助他们在未来批判性思维的建构方面有更多的发展。雕塑系教师张一谈到,现场开放教学与日常教学很有差别,摆在学生面前的是此前从未遇到过的空间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思考应对方式,这是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因此教学中我们强调必须学会面对具体情境作出思考。
展览现场
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师陆亮表示,三工一方面强调基本功,一方面强调多种艺术语言的尝试,即所谓的“广收博采”。此次教博会中,他带来了三门课程:素描大记录、创意写生和创作,这既体现了三工教学的核心理念,也展示了经典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必要性。三工十分注重素描写生训练,这种方式对学生把握整体结构、梳理层层关系的能力,乃至综合能力、意志力、修养和品质的提升都很有帮助,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处理艺术问题、工作问题的方式。
展览现场
版画系展示了木版、书籍以及石版画三种课程,从权威课程到新兴形式,呈现了版画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力。版画系副主任杨宏伟教授认为,教育其实是沉浸式的,是在一个氛围中慢慢滋养熏陶的过程,用教博会的形式展现教育的核心,这是一个美育课题。当下时代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发生巨变,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调整?“创新”应在积累的基础上调整,以适应新环境,而在美术教育领域,基础学科思维训练方法的更新和尝试还有很多空白。基础教学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如何看待当代艺术、思维的当代转换训练等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美术教学基础革新内容。
展览现场
参展师生合影
王静/文
纪玉洁 王静 严蕾/图
宣传部 宋曼青 实习生 庞天瑶/编
2020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