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精彩“云”课|设计基础 / 储婷等·城市设计学院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0.5.7

设计基础
 
开课院系:城市设计学院
任课教师:储婷 松尾光伸 姜丁阳 马淑鸿 万晓鸥 卢英英 张从云张晨 王一川 罗珊珊 梁骁 甘雨 钟汝杰 张燕妮 陶娜 孙世前 唐江吟 董亚楠 张琳菲
开课时间:2020年2月15日-4月30日
授课对象:基础部本科一年级(294名学生)
 
设计基础是12博官网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的一门核心课程,自2004至今,这门课程历经十五年的建设和打磨,在不断自我更新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中课程与课程之间从二维观看,它是传统线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关系;从三维观看;它是经纬交错,各种知识编织在一起,学生会根据不同需求重新编码组合形成新的学习路径;从四维观看,它又始终是一个激荡融合,交互共振的动态过程。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从绘画造型到设计造型和从设计造型到设计思维的两种过渡,从而建立起设计基础与设计专业之间的链接点,我们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哲学的思辨力、创新的设计力、逻辑的分析力、和艺术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文化与城市、艺术与城市和创意与城市三个维度关注中国急剧变化的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崭新的都市景观,探索未来城市设计的新的可能性。


网络授课截屏

丨教学要求
 
以《你好,#_#》为主题,引导学生将选定的话题运用所学的二维、三维、数字知识点进行深入解析和再创作,注意话题的调研过程和信息整理工作。在创作过程中多利用绘画日记对调研的记录、分析和草图进行整理。前8周分阶段完成二维、三维、数字的小训练,最后以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一个关于话题的整体作品。第9-10周,根据对前期素材的整理,来设计完成一本有关话题的报告书。
 
丨教学框架

丨参考书目
 
《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朝仓直巳[日]
《几何原本》欧几里得[古希腊]
《Square Circle Triangle》Bruno Munari [意]
《The magic mirror of M.C.ESCHER》 Escher, M.C. [荷]
《Flatland -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Edwin A. Abbott  [英]
《设计的观念》 维多克·马格林 理查德·布坎南 编
《20世纪的设计》乔纳森·M.伍德姆著
《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朱迪丝·博斯 著
《平面设计基础教程》保罗-哈里斯著
《设计的语言》迪耶-萨迪奇著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 著
《零ZERO:世界符号大全》松田行正著
《色彩设计的原理 》 [日]伊达千代 著
《未来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著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科技想要什么》[美]凯文·凯利 著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 著
《视觉思维》[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著
《现代设计史》[美]瑞兹曼 著
《设计心理学》[美]唐纳德·A·诺曼 著
 
丨学生作业


甄婉妍《你好“丑之傲慢”》

甄婉妍《你好“丑之贪婪”》

詹子臻《你好“废墟漫游者”1》

詹子臻《你好“废墟漫游者2”》

杨桌源-《你好“未来的我们”》

兰欣珂《你好“忙”》

甘佳艺《造型转换》

盖琦正《造型转换》

廖振宇《造型转换1》

廖振宇《造型转换2》

丨任课教师感悟

思考焦点围绕着话题,努力达到叙述的完整。
 ——张从云
 
非常时期特殊教学,同学们仍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作业效果很好,作为老师非常感动。
——甘雨
 
作品融会了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语言,将面对灾难的个人体验浓缩于创作之中,有情感、有温度的探索艺术如何表达灾难。
——王燕妮
 
每组空间作品都设计的很有韵律感,有超现实主义美学韵味,特别是在质感上刻画的很精致。通过意象空间把我们与生活的关系表达出来,同学在短短两周里边学习软件边进行创作,工作量很大。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作出如此的作品很是欣慰。
——王一川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我们虽身困于此,但思想仍鲜活、生动。
——姜丁阳
 
艺术创造没有成规可以墨守,有的只是每一次探索的兴奋。愿我们沉醉其中,像春天一样四散开去。
——万晓鸥
 
在魔幻的2020年,每个人都接受着很多挑战,应对着很多压力,反思着曾经的日常。感谢老师们同学们携手同行。
——陶娜
 
从凌冬到春末,我们以不息的创作热情共同点亮了这段不凡的经历,用热爱重启希望。愿我们一直心怀梦想,与美好同行,抵御磨难,奔赴山海。
——钟汝杰
 
因为热爱,大家离得很远,心却很近,数字化的教学方式与创作手段,带来全新的丰富与激荡。无惧黑暗,艺术为我们点燃脚前灯,路上光。
——卢英英
 
十周的课程里参与了你们的欢乐、沮丧、迟疑、坚持,骄傲的看着你们成长的背影,为你们喝彩!
——马淑鸿
 
事实证明,互联网取代不了实体教学,真实空间永远比虚拟现实更感动。
——张晨
 
通过对立方体的拆分与重组,仅仅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形态就产生出了多样的变化,同学们都使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了不同的作品,其中不乏很有创造力的造型。同学们通过这次学习,对三维抽象造型创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深入更专业的设计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
——松尾光伸
 
艺术是一种是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
——张菲琳
 
同学们的作品从平面到最终作业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无论从表现力还是完成度都有着惊人的提升。
——梁骁
 
很荣幸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在疫情之下和同学们一起对设计本源进行了探索,网络教学中从未见面的师生却慢慢熟悉对方每一个设计细节的倾向,一同成长,一同用设计的语言认知当下。
——孙世前
 
我被大家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大部分同学都有在认真的学习和探索,有部分同学进行了作业之外的延展的创作思考,我觉得这是真正的体会了松尾老师课程的体现,因为学生们最终还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造型语言,或者说是造型逻辑。 
——唐江吟
 
知行合一,日新月异。
——董亚楠
 
2020年我们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分隔各地,直到课程结束,我们也许很多还不记得对方的面孔。但是,在短短的几周课程中,我们通过网络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用另一种形式传递着正能量!加油,未曾遇见的磨难使我们更加坚强!
——罗珊珊
 
网络教学还在探索和实验阶段,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崭新和严峻的挑战,但变革也是机遇,相信通过网络教学我们会加速自身知识的更新,更有效的共享知识和创造新的价值,网络也让师生更紧密的链接,在学习的同时,相互鼓励温暖,共同抵抗疫情,共同学习进步,共同迎接数字化教育的新时代!
——储婷

宣传部 何逸凡/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20年5月7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网络信息中心
  • 北京教育普法
  • 北京法律服务网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20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0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