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精彩“云”课|中国古代建筑史 / 姜东成、朱宁宁·建筑学院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20.3.30

中国古代建筑史
 
开课院系:建筑学院
任课教师:姜东成、朱宁宁
开课时间:2020年2月25日-4月3日
授课对象:建筑学院本科生三年级
 
丨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指导学生形成全面的建筑通史观,在空间思维的基础上,提升在时间纬度上思考的能力,探究建筑形成及发展的历史内因。
2、指导学生认识中国建筑史发展规律,认识本民族建筑文化特征,认知本民族工匠特有思维方式。
3、指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外形及空间特征,为未来从事相关设计积累基本的知识储备。
4、指导学生建立尊重、保护历史遗产的观念,对未来建筑行业从业树立基本保护意识。
 
丨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程为12次大课授课,主要利用美院校园平台直播方式,网络教学的同时结合中国大学慕课相关课程,以及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建筑大师纪录片等线上学习资源,课下互动可通过腾讯会议、QQ群及微信群与学生沟通作业辅导等。
 
课程采用PPT形式,其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平立面图以及分析文字进行同时线上或录音讲解,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古代建筑。
 
课程作业鼓励学生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培养学生了解建筑历史理论学习初步方法及阅读能力。学生需提前下载校园平台,上课过程同时打开手机和电脑或Ipad,准备好速写纸和笔。


网络课程进行时

丨教学内容
 
第一讲 概论  
授课教师:姜东成
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是受欧洲、日本建筑史研究的影响产生的。我们今天如何在全球史的视野下理解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背景、意义和问题是什么,中国建筑自身有哪些与西方建筑不同之处,而这些差异与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世界有何关联。
作业:讨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第二讲 从原始社会到先秦的建筑与都市 
授课教师:姜东成
这一时期是中国建筑萌芽期,先民的建造如何为后世奠定基础,这种建造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与西方城邦制、君主制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分野在哪里,并如何为后世建筑发展确定范式。
作业:讨论中西建筑在萌芽时期的分野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讲 秦汉时期的建筑 
授课教师:姜东成
儒家思想对等级与秩序的重视如何影响建筑,道家思想及神仙观念如何影响汉代建筑,而佛教的传入又对中国建筑带来哪些新的因素。重点讲解高台建筑特点、汉长安规划及建筑、这一时期的礼制建筑等。
作业:讨论没有地面留存建筑的时期,我们如何研究建筑?
 
第四讲 魏晋南北朝的建筑
授课教师:姜东成
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给建筑带来哪些发展契机,中国建筑增加哪些外来因素,理解中国建筑文化在应对外来冲击时的回应,并比较受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影响甚深的东亚诸国建筑。重点介绍这一时期城市规划,不同的政权间为印证统治的合法性如何进行文化上的竞赛,而这种竞赛的结果又如何影响后世中国城市与建筑的走向。
作业:思考费正清“冲击——回应”理论在这一时期建筑史研究中的意义,讨论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乱世如何为建筑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第五讲 秦汉至隋唐之间的宗教对建筑的影响

授课教师:姜东成
通过具体实例,以佛教为主,讲解这一时期佛教、祆教、摩尼教及景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建筑及文化的影响,思考中国文化对外来宗教思想的吸收与改造。重点介绍佛寺、佛塔、石窟等佛教建筑类型的演变过程,这些变化与佛教宗教教义、修行方式以及地域差异的关联。
作业:讨论亚洲宗教交流对建筑的影响。
 
第六讲 隋唐建筑 
授课教师:姜东成
从隋唐长安与唐代佛光寺建筑中,看隋唐时期建筑与城市的变化,分析唐代这一中国建筑渐趋成熟的时代,建筑与城市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何关联。
作业:结合佛光寺建筑实例,分析唐代建筑特点。
 
第七讲 宋代建筑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认知北宋时期建筑在木构技术、砖石技术、琉璃技术上取得的重大进步;认识此时在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群体设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发展;熟悉《营造法式》的成书背景、成书目的、主要内容及后世影响;了解南宋时期的城市和园林发展。
作业:讨论宋代建筑技术进步在《营造法式》中的体现。
 
第八讲 辽、金、元建筑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掌握辽代建筑及金代建筑的样式特点;了解元代木架采用天然弯木、减柱造等技术手段;认识元代斗拱功能减弱,柱梁关系加强等技术对后代建筑的影响;熟悉辽、金、元时期重要的建筑案例;认知元大都在城市水系设计中的进步;解析元代的宗教政策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作业:讨论辽、金、元建筑案例中的具体时代特征。
 
第九讲 明清建筑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认知明、清时期政治主张对建筑发展的影响;了解明代民间建筑和砖石建筑发达的原因;认识清代西藏布达拉宫和承德外八庙等喇嘛教建筑以及孔庙、文庙等汉族文化建筑兴建的时代背景;了解明代私家园林勃兴和清代皇家园林发达的时代契机;熟悉《工程做法》在建筑规格、等级上的控制标准。
作业:讨论明清建筑在单体结构和群体设计上的时代特征。
 
第十讲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认识不同时代城市建设为满足政治、军事、经济、民生、风水等各种要求所做的尝试;熟悉筑城技术在时代中的演变;掌握《考工记》中的城市建设理论;认知其理论在不同时代都城中的实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南朝建康、唐长安、北宋东京、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南宋平江府)。
作业:讨论《考工记》匠人营国理论在不同时代都城中的应用。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住宅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认识北京四合院、徽州民居、云南一颗印、窑洞民居、福建土楼、四川山地民居、西藏碉楼、傣族民居、苏州民居等传统住宅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的布局形式和样式特征上的地域性差异;掌握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干阑式结构在以上传统民居中的应用。
作业:讨论合院建筑在不同地域民居中应用的差异性。
 
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园林史
授课教师:朱宁宁
认知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期;了解江南私家园林和明清皇家园林在设计手法上区别的原因;熟悉北京北海、北京颐和园、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等园林实例;掌握私家园林总体布局、步移景异、互否关系、景区划分、向心关系、虚实关系等设计手法。
作业:讨论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可能性。
 
丨部分课件展示

 

丨考核方式
 
考卷考试,选择题30,画图题30,简答题40
评分要求:共100分
考勤占10分
 
丨学生网络听课笔记

 
学生随堂感悟 :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这种更轻松的线上氛围反能激发更多思考。


丨任课教师感悟

放宽历史的视野,活出独特的人生。 
 —— 姜东成

疫情期间授课的困难在于距离会使理解产生出入,故需讲授更加细致清晰,课下加增与同学线上交流。另一方面疫情也迫使教师对教学体系改革产生思考,随着教育步入智能时代,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线上教学体系,是未来面临的契机与挑战。

—— 朱宁宁

宣传部 吴琼/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20年3月30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网络信息中心
  • 众筹科技2035:我为国家长期科技规划建言献策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20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20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