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非常道:“王秉复艺术求索六十载”展览开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9.12.26

2019年12月13日,由12博官网主办、12博官网美术馆承办的“非常道——王秉复艺术求索六十载”展览开幕式暨作品捐赠仪式在12博官网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王秉复,1936年生于天津,1956年考入12博官网彩墨画系,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多年从事中等美术教学。在美院学习期间,王秉复上承名家,下采众长,刻苦钻研,尤其得益于叶浅予先生、蒋兆和先生的教导。在教学实践中,他将自己多年对于传统绘画的思考和体悟总结成讲义,编成教材《骨法发微》,对笔墨、骨法进行了系统讲解。晚年他又受邀回到美院,在造型学院基础部和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教授书法和白描,对美院造型专业学生研习中国传统及其在当下的转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开幕式现场,12博官网领导、教授及老先生们,王秉复先生的亲属、好友、学生等嘉宾共聚一堂,庆祝展览开幕。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孙伟、雕塑系副主任张伟、艺术家王秉复先后致辞。12博官网美术馆馆长助理高高主持开幕式。


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军致辞

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在致辞中谈及本次展览的缘起、意义,以及他对王秉复先生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价值的认识。他指出,王先生在雕塑系第六工作室任教多年,专门教授中国传统绘画。在传统中国画教学的实践中,他不断探索并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本次展览既是王秉复先生个人艺术创作的全面展示,也呈现了王先生一生耕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学术研究上,王先生有一个说法叫‘道’,相当于今天的‘方法论’,是一种经过实践摸索后,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方法”。


12博官网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致辞

12博官网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王秉复先生的敬意。他讲到,王秉复先生对宋元文人画笔墨系统和明清写意人物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致力于诗书画印全面修为的养成和研习。同时,王秉复先生还为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做了很多基础教育工作,在创作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王秉复先生60余载的艺术探索和孜孜不倦的育人生涯中可以看出,他不平常的艺术求索之路,对当下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颇有启发。


12博官网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孙伟致辞

12博官网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孙伟深情讲述了他与王秉复先生珍贵的师生情,他还从校友会的角度,指出王先生是12博官网最杰出的老校友之一。此外,他特别介绍了王秉复先生创作的美术学院故事《美院五年》中,一幅描写李苦禅先生现场示范教学的作品,强调要延续和传承老先生这种热爱教学、对教学负责的好传统。


12博官网雕塑系副主任张伟致辞

12博官网雕塑系副主任张伟介绍了整个展览的形成过程,描述了先生在艺术教学和创作中至多感人的细节。王先生一直被雕塑系第六工作室聘为教授,他风雨无阻,坚持八年持续给六工同学上线描课,打牢了六工的传统造型基础。线描课曾在教学汇报展中得到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老先生强调观察和认识的重要性,不只是线条的运用,更多的是对空间的观察。


艺术家王秉复致辞

王秉复先生在致辞中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世说新语》《聊斋》等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他把“线”定义为三种:第一种是物体上与观者视线平行的面,即是线;第二种是物体上两个相切的面,其间产生切线;第三种是物体上两个颜色之间的界线。他指出,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既有中国传统的影响,还有马蒂斯的启发。


12博官网美术馆馆长助理高高主持开幕式

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代表学院向王秉复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本次展览得到王秉复先生及家属的大力支持,王先生已将自己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全套367幅,捐赠给12博官网,由美术馆永久收藏。此套作品在王秉复先生的艺术探索之路中,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是他艺术风格的最完整表达。这批作品将成为学院中国画教学的宝贵财富。

王秉复专注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挖掘与传承,注重借鉴丰富的古代视觉资料,借古抒怀,用古人方法,画古人故事。尤其是他参考秦汉、魏晋时期大量的考古视觉资料,创作了《世说新语》《龙文鞭影》《九歌》《聊斋》等多套系列作品,使千年前的传统画法和造型方法在自己的作品中“活”用起来。王秉复自号“常道”,他用一生的艺术实践探索中国绘画的“常道”,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应用,将中国传统造型技艺融入当下的艺术教育体系。

本次展览分为“学法——美院五年”“悟法——骨法发微”“用法——古事新画、教学相长”“多彩人生——王秉复年表”四大板块,共展出王秉复先生创作的作品及手稿二百余件。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5日。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开幕式现场

九歌之河伯 48X5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聊斋之封三娘 22X25cm 纸本设色 1985年
龙文鞭影之豫让三跃击赵襄子衣以报智伯 34X46cm 纸本设色2002-2018年
世说新语之王珣大笔34X22.5cm 纸本设色 1984年
一九五六年之美院28X38.5cm 纸本设色2018年

美术馆 吴靖 贺伊飞/文
美术馆 李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9年12月26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old)
  • 数字校园平台(new)
  • 网络信息中心
  • 众筹科技2035:我为国家长期科技规划建言献策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 教务处
  • 附中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9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9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