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小分队:设计学院“当代设计策展”课程教学考察
带队教师:宋协伟,薛天宠,王乃一
考察地点:京都,东京,濑户内国际艺术季
教学背景
此次教学考察是12博官网设计学院“当代设计策展”课程的实践活动之一,以当代设计策展、事件设计、美术馆运营为主题,针对高校、策展机构、设计师工作室、国际艺术节进行访问交流。引导学生对策展实践的多种模式与新方式深入了解,并从中发现更多新领域。
本次教学考察小组由设计学院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当代设计策展”课程主讲教师薛天宠、王乃一带队,来自设计学院不同年级不同方向共计23名同学组成。为期十三天的考察行程从大阪落地,京都出发至东京、冈山、濑户内国际艺术季最后至东京结束。
考察小分队十三天内参观美术馆24所,拜访设计师工作室5间,展开校际交流活动5次。同时与武藏野美术大学、idea杂志,佐藤可士和工作室、原研哉工作室、东京艺术大学、21_21 Design Sight就设计学院未来教学合作展开交流,成果颇丰。在自由活动期间同学们就各自兴趣分别前往日本街头书店、画廊、古迹寺院、文化地标,并根据自身体验为每一日的行程进行了记录。
在完成对高校、设计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美术馆以及濑户内海艺术祭的参观后,将同学们本次行程总结为本篇“策展13日”。
京都迷路 [ 2019.4.17-4.19 ]
京都(Kyoto),位于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为代表,是日本民族的精神故乡,日本的文化源点。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以传统产业和电子产业为重。因历史上布局仿照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为蓝本,分为洛阳区和长安区,1974年5月,日本京都和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成为姊妹都市。¹
在京都考察小组一行领略了日本独到的神社文化、人文风光。参观思文阁、建仁寺、龙安寺、美秀美术馆,感受到日式建筑传统与现代的不同魅力。
思文阁海外营业部何磊带领学生参观思文阁(SHIBUNKAKU)、两足院(RYOSOKUIN)
参观金阁寺(Golden Pavilion)
位于日本甲贺市的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由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联同日本纪萌馆联合打造。在通过一条樱花步道后就能抵达世外桃源一般的美术馆本馆。时下正在进行的展览是“大徳寺龍光院 國寶曜變天目與破草鞋”。作为瓷器家族里的特殊成员,曜变天目是最为珍贵的品种,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² 早年由中国传入日本,目前全世界仅存三个半,其中三个完整的在日本。考察小组师生本次日本之行幸运的看到了日本国宝京都大德寺龙光院藏曜变天目。
参观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
而与美秀美术馆樱花步道的美丽花海形成鲜明对的是龙安寺的枯山水。与室内搭建不同的室外景观,枯山水带给同学们的更多的是回归本心的日本禅宗文化,感受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龙安寺(RYOANJI)
参观金氏彻平展览
参观京都国际摄影展
东京暴走 [ 2019.4.20-4.25 ]
东京(Tokyo),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旧江户幕府的所在地,明治维新时期庆应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为东京,发展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经过二战后的发展,东京不仅成为世界商业金融、流行文化与时尚重镇,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³
学生们疲惫的背影
考察小组东京之行除了感受文化、历史风情,参观美术馆、画廊、设计机构外,还与武藏野美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展开校际交流,同时参观了著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原研哉、佐藤卓工作室与idea杂志社,就设计学院当代设计策展课程未来教学合作展开多方交流。
坐落于东京森塔53层的森美术馆,时下正在展出森美术馆十五周年纪念展“六本木CROSSING 2019——日本现代艺术”、“皮克斯:背后的科学”以及“日本芬兰外交关系建立100周年纪念展:姆明 ART AND THE STORY”。森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东京都港区六本木的制高点,营造出夜晚观展的绝佳体验。然而展览的背景不只是日光或月光,更有人造光线或冷暖光源——光线的叙事,光线对氛围的营造,光源的绝对与展品的相对。森美术馆以其独特的叙事路线和观展线路让观者同时欣赏三场不同展览却不曾感到困惑反而是层层递进的视觉冲击——从“童真童趣”到“科技加持”,最后是十五年的精品展览回顾。
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
国立西洋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同样是一场回顾大展:“勒·柯布西耶:从绘画到建筑——纯粹主义的时代”。但与森美术馆同时容纳多场展览不同的是,国立西洋美术馆作为勒·柯布西耶在日本的唯一一件设计作品将关于“纯粹主义”的绘画与美术馆本身的构造相结合,穿插讲解。用作品阐述空间,让美术馆成为案例,让参观者真实感受被描绘在图画中的理念如何成为空间中的体验。
国立西洋美术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
坐落于墨田区的北斋美术馆与东京湾人造大陆台场区的teamLab,一个专注浮世绘传统保留,一个让想象力无限放大。由妹岛和世设计的北斋美术馆内存放着世界上最知名的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1760-1849)众多经典作品。这两者之间无关传统与科技的较量,也无法以一面之词诡辩孰优孰劣,只作为展示的多样性进行呈现,我们能看到在teamLab中快乐玩耍的小朋友,以及在葛饰北斋美术馆若有所思的老者。
北斋美术馆(THE SUMIDA HOKUSAI MUSEUM)
我们看到teamLab场馆中慕名而来的观者,看到科技所带来的体验空间,同时也看到这种流行文化和手段的快速老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技术更新、理念更新已是时代所需要的硬核。
teamLab展示空间
策展并非能只完全依靠“传统”到“科技”过渡中的某一个孤立的点进行展开,接受多样化的场馆、设施、视觉的呈现对学生的帮助,在于日后进行策展活动时能利用已有的经验累积出的感受力即时产生快速判断。
位于东京六本木的国立新美术馆是全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美术馆,其建筑由日本第二代建筑设计师
黑川纪章(1934-2007)设计。⁴ 而美术馆的标志,红色线条组成的汉字“新”由美术馆的艺术指导佐藤可士和设计。本次日本之行同时也参观佐藤可士和先生工作室,宋协伟教授就12博官网设计学院教学改革及日本平面设计发展交流讨论,宋协伟教授与佐藤可士和先生对设计学院未来教学合作也提出建议。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
参观交流佐藤可士和工作室(KASHIWA SATO)
考察团在武藏野美术大学校长长泽忠德先生安排下参观了这所日本学科领域分类最多并且教育规模最大的美术专门高等学府,和2018年优秀毕业作品展,并为考察团详细介绍了武藏野美术大学近年来学科发展。同时与艺术文化政策专业杉浦幸子教授、Creative Leadership专业学科长井口博美教授针对教学体系进行交流。
参观武藏野美术大学(MUSASHINO ART UNIVERSITY)
杉浦幸子教授介绍艺术文化政策专业
井口博美教授介绍Creative Leadership专业
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和武藏野美术大学校长长泽忠德先生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新空间与设计学院新教学空间形态、理念相近,整个空间以书架和书籍构成,书架作为墙体构成的空间的基础质感,而当各色书籍整齐的摆放在书架里时,空间拥有了第二层质感。这种质感反过来又和那些未放书的书架形成一种质感的对比。设计学院的共享教学空间,旨在利用空间链接每一位阅读者的知识储备,最终形成知识主动共享的教学环境。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12博官网设计学院教学空间
同样身为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在日本设计中心接待考察团一行,就近年教学主题“EX-Formation”与考察团师生进行分享。同时安排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主形象设计师与学生们分享设计方案。
考察小组师生与原研哉先生
Ginza Graphic Gallery(GGG)
根津美术馆(NEZU MUSEUM)
21_21 Design Sight
考察小组师生与idea杂志主编Madoka Nishi女士交流
濑户内海大作战! [ 2019.4.26-4.29 ]
濑户内国际艺术季(Setouchi Triennale)是以濑户内海岛屿群为舞台以展示当代艺术作品和建筑作品为主要的活动。濑户内海,日语为SetoNaikai,意即狭窄的海峡。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之间。海中有淡路、小豆、江田等525个大小岛屿。艺术季每三年举办一次,首次举办于2010年,今年是第四届以“海洋”为主题。⁵
考察小组师生分别游历直岛、丰岛、小豆岛、淡路岛,感受博物馆群和艺术改造计划如何带动整个濑户内海地区的经济提升。同时也针对良莠不齐的作品、空间利用,不便利的交通,欠缺的服务设施展开思考。
考察小组师生与濑户内国际艺术季策展人之一的长谷川祐子教授交流
直岛(NAOSHIMA):以博物馆建筑而闻名的直岛,为考察小组在濑户内国际艺术季之行中的重要参观地点。“清水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设计的群建筑与东京之行中“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回顾展形成呼应。通过自学勒·柯布西耶理论起家的安藤忠雄利用建筑和对环境的“策划”完成着艺术复兴直岛的目标。但遗憾的是,直岛出色的建筑群与改造计划对于支撑起整个濑户内海远远不够。良莠不齐的作品以及空间利用,不便利的服务设施,模棱两可的导视系统让人不得不在直岛滞留直到黑夜。
地中美术馆(CHICHU ART MUSEUM)
直岛当代美术馆(NAOSHIMA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李禹焕美术馆(LEE UFAN MUSEUM)
贝内斯博物馆(BENESSE HOUSE MUSEUM)
丰岛(TESHIMA):有“濑户内海一滴泪”这样诗意名字的丰岛美术馆由建筑师西泽立卫与艺术家内藤礼共同为2010年的“濑户内国际艺术季”而设计 ⁶,这座没有展品的美术馆是丰岛上最美的作品。遗憾的是,因为场馆不完备的观览制度,考察团只有部分同学有幸完成了超过四十分钟的等待,走进了这座让人“心碎”的泪滴。与丰岛美术馆的沉静空灵不同,位于港口的丰岛横尾馆充斥着艺术家横尾忠则的激烈躁动。这份浓烈的情感感染着每一个踏入横尾馆“禁止拍照”入口的客人。
丰岛美术馆(TESHIMA ART MUSEUM)
丰岛横尾馆(TESHIMA YOKOO HOUSE)
盐田千春作品
淡路岛(AWAJI-SHIMA)
淡路梦舞台(AWAJI-YUMEBUTA)
本福寺·水御堂(WATER TEMPLE)
在濑户内海地区短暂的三天时间,没有精力看完所有的艺术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对这种具有商业性和公共性的艺术活动进行思考。初到濑户内海被其秀美怡人的自然风光吸引,被知名艺术、建筑作品所吸引,同时也被岛上不完备的服务设施、部分不明确的观览制度所累。
这十三天的考察之行,学生们从展览策划、叙事体验、事件设计、情境设计、设计机构交流、配套服务、基础设施……诸多策展相关方面对日本进行了一次多角度的考察。
“日本老了,偶像们也老了。”
日本作为20世纪亚洲发展的龙头,在二战之后文化实力迅速提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发展是否还跟得上大时代大趋势的步伐?我们不禁要提出这个问题,和中国日新月异的文化图景相比,日本发展的速度慢了。但反观这次考察过程,可见的是日本高校基础设施的老化,教学模式更新的缓慢、艺术节活动的配套服务欠缺。但同样能看到的是,日本设计的老派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对调研的尊重,对实践落地的高要求,以及对创意创新看似墨守成规模式背后的严谨态度。
而“当代设计策展”在12博官网、在中国、在日本、在亚洲语境、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如何生长,如何成长?这是十三日考察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提出的问题。不管是思文阁扎根传统着重纸本出版物的展示,还是teamLab立足现代媒体制造梦幻体验;不管是国立西洋美术馆“以物议物”就场馆论设计师的在地性,还是森美术馆集结大成兼收并蓄的包容感;不管是北斋美术馆的传统,还是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三年一遇的“网红盛况”……日本融合着多元文化并为世界呈现出多种可能并存的案例。
这十三天中考察小组经历了喜悦、激动、无奈、无助……有对“错过请等两小时”的不解和对“预约门票已在上个月全部发放完毕”的失望;收到了“各位是来自12博官网设计学院的学生”的称赞和“您丢失的物品会在下一班车送来”的惊喜。
除了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点滴感受,每一位学生都欣喜于“老了”的日本对于传统的坚持和尊重,以及“老了”的偶像们对于专业发展的谦虚谨慎。我们的学生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和表达方式站在信息时代面前?如何建立起以策展活动为基点发散出的多层次利益相关者?如何构架展示对象和阐述叙事与阅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这些思考都是需要学生们不懈学习去实践解决的。
参考资料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京都/10290262?fr=Aladdin
2. http://www.miho.or.jp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东京/438
4. http://www.nact.jp
5. https://setouchi-artfest.jp/cn/
6. http://benesse-artsite.jp/art/teshima-artmuseum.html
设计学院 李昳尘/文 “设代设计策展”课程教学考察小分队/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9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