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春季下乡#考察日记#12博官网设计学院教学实践考察——川渝地区纹样研究和再设计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9.5.9

考察小分队
设计学院“川渝地区纹样研究和再设计”小分队

考察地点 成都至重庆

带队老师

12博官网设计学院
陈慰平 王捷


参观茗山寺后在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

茗山寺有很多受到风化的佛像,有的甚至已经到了只能勉强看清轮廓的地步,惊叹之余还是有些许遗憾。从茗山寺下来转头到了虎头的小山颠,仿佛是为了弥补前面缺损的遗憾一般,于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番风景。

春夏之际,14天的行程,16名师生,从成都开始,一路向东,从古蜀文明的蚕丛纵目,到两汉的崖墓石刻汉阙,再到五代至明代的帝王陵寝,兼有唐宋石窟造像,可谓丰富至极。永陵、明悼庄世子墓、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僖王陵、新津观音寺、柿子湾崖墓、资中文庙 、圆觉洞、卧佛院、华严洞、毗卢洞、孔雀洞、木门寺、茗山寺、大足石窟等,一路行程紧凑,同学们目不暇接,无不感叹,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虽然很多遗迹和文物,在历史的洗涤中失去了很多的细节,但依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资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在行进中,将亲眼所见与平时所学联系起来,感受传统纹样、图案的精妙和美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些绵延流传的传统艺术一定会滋养他们未来的设计之路。


同学们在安岳华严洞中

华严洞是一处让人惊喜万分的地方,里面宽阔的大殿给古匠人们留足了发挥精彩、呈现信仰的余地,所有雕像都透露着一丝不苟与虔诚,我们看到一上午的蔚然奇观,是古匠人们一辈子的精雕细琢。


资中文庙里的同学与老师们

资中文庙的照壁已经足够华丽得让人垂泪,内里的围栏大殿更是将文物热情洋溢的鲜活生命力传递于我们。感谢一代代人们对如此珍贵的匠人结晶保存至此,资中文庙才不至于成为短暂而璀璨的存在。

通过本次的外出实践,多元化地接触到了随着历史变迁,四川一带纹样设计的变化、发展与应用。纹样作为丰富人类视觉,增加美感的装饰物,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民族的纹样变化更是创新视觉体验必不可少的基石。
——叶俞又泓

通过这次下乡,让我更加了解川渝地区的传统文化,看到各个时期所留下的痕迹,都是以前想看却没有看到的东西,虽然有些已经被破坏和侵蚀,但是依旧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宏伟壮观的画面,对于传统文化生活和当时艺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使我对传统和未来的结合产生了一定的思考。
——姜慧敏

这是一趟充满惊喜的旅程,成都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若隐若现引人遐想。当我真正置身于此,才得以窥探到她的神秘与美好。古老的图腾,久远的传说,再加上讲解员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使我更加了解了纹样设计与人以及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佛教(壁画与佛像)文化以及墓葬文化,这两个方面在此之前我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而有所了解,此次旅行加深了我对这两种文化的研究兴趣。回去之后我可能会继续研究下去。我觉得在每天忙于做作业的生活中,可以有这样的一段时间来换一换状态,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感谢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路以来的指导与照顾!辛苦了!!
——徐新姿


同学们在在明悼庄世子墓中仔细观察

踩着雨鞋下到悼庄世子墓中,眼睛从脚下泛起的水光离开,一时间晃了神,不知道是仅仅为灯光所致,还是为墓下这宏大的格局、千变万化的、暗藏精彩的世界所致。

我们穿着雨靴在积水的地下帝王陵墓里行走、手脚共用爬过山路、打着手电筒在柿子湾崖墓里看蝙蝠,每天都在在期待第二天会到达什么更加精彩的地方。
——张逸轩

这一路上得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人,从同学和老师身上都能得到很多新的养分,我觉得灵感都是一路上慢慢自发地生长出来的。
——杨泳琪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令人快乐至极的旅程,路上的一切都让人惊喜。我在一路上观察文物的现场中收获了一种新鲜的、热忱的精神。那种在精雕细琢下酝酿出对信仰的真挚情感让我体会到年代场景的万千变化。不论是先笑后啕的、敢于爱恨的、还是令人遗憾不已的,透过风化的痕迹真实而毫无保留地经过领路人的解说呈现出来。如果这都不能让人的精神欢愉到起舞的话,那又有什么伟大的宝藏可以震撼人类呢?
——林雪钧


麻浩崖墓里杂草丛生

崖墓里总是充满了些许活力,过于充满活力以至于大家一路上收获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惊吓。但正是它们引领我们到了此地,让我们看到了前人所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与精巧的心思。

说句挺不负责任的话,这次川渝之旅,历史方面的知识没能记得很清楚楚,但绝对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我们看到了许多平时普通旅客根本看不见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寻宝淘金之旅,跟着大家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最珍贵的财富。尽管不能说对文物非常了解,但这匆匆的“一面之缘”对我来说或许已经弥足珍贵。因为这也许是我此生中唯一一次能够站在它们面前,面对面,感受这一次与历史交流,与古人的对话,仔细想想,几千年前的某一天,古人就站在你所在的位置。这无疑是一次跨越千年的“灵魂之交”,尽管我们不能回到从前,文物古迹也不能。因此我无比珍惜现在所能见到的每一处古迹,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可能都将不复存在。不愿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某一件文物便会随着风尘散去,归入无声的大自然,默默无闻,令人惋惜。或许我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历史守护者,至少我曾经见证过。不能求古迹可以长存,但求精神能够不朽!只希望人们可以不忘历史,缅怀过去,砥砺前行!
——奥庆妍

在陈慰平和王捷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次成都之行十分充实有趣。当地的老师为我们细心的讲解了巴蜀的陵墓和造像艺术。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两千年前蜀地文化的辉煌和灿烂和古蜀文化悠久的历史;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历经五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真是太有意思了。
——申士梦


在三星堆认真听讲解的老师和同学们

三星堆博物馆大概是最可爱的景点之一了,古人留下的器皿稚拙而真诚。该如何进食?该如何面对信仰?该如何生活?透过这些青铜熔铸的纹样看见了我们今天依然时常为此头疼不已的问题。

这次川渝考察活动我认为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巴蜀文化另一部分是摩崖石窟艺术。在这次考察之前,对巴蜀地区文化几乎没有了解。通过这次的考察学习,对于巴蜀地区文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从古蜀五祖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时代,到前蜀王健在成都称帝,再到后蜀兴衰。通过讲解出土文物,参观陵墓等方式,以物为始,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那些器物以及纹样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意义。摩崖石窟造像艺术不禁令我叹为观止。佛像之大、做工之精细。有的纹饰繁复而有些又是简单明朗。被一尊、每一龛都各不相同,反映出了各个时期佛教的特点。
——赵溪屏

这次川渝传统文化艺术学习之旅,使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我们参观了多所博物馆,考察了多座墓葬、寺庙、石窟等,每一天都十分充实,沉浸于学习的氛围中。我们边走边学,领队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带我们揭开古迹的面纱,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丰富阅历提升审美,鉴赏学习纹样。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五代后蜀皇帝王建墓中,老师举例讲解分析雕刻力士与下葬方式的疑点,以及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树、青铜鸟、太阳纹饰等,走近凝视它,仿佛每一处雕刻的纹路之中都附着有力量,以深刻的烙印封存着时间,不得不让人为这些精巧绝伦的传统艺术而震撼。
——彭浩


卧佛院的石窟中和安岳崖摩的卧佛造像

这次外出实践中对文物全心投入的近距离观摩大概是大多数同学第一次体验,比起早已被包装过的景点和那些隔绝在冰冷玻璃里毫无生气的文物,这种初次感觉仿佛是往心脏后方用力敲击了一番,然后你就可以听到它们在呼吸了。

此次陈慰平老师带领我们的成都之行,内容丰富且十分精美。我们从成都出发,一路向东南,参观了三星堆等博物馆和许多帝王陵墓,最后参观学习了世界著名的大足石刻。同时,有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历史背景和传统纹样,这是一次了解传统纹样十分珍贵的机会。我惊叹于千年前人民的智慧与极高的审美,以及工匠精美的雕刻工艺。同时,要感谢带队的陈慰平老师和王捷老师,和途中为我们讲解的老师,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有机会接触到如此珍贵的历史古迹。此行收获颇丰,但只是个开始,我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和纹样的知识需要学习,希望在回到学校后,可以继续消化此行所学,进一步研究。
——张可卿


新津观音寺里我们拍不到什么,只是享受

手电筒亮起来的那一刻,寺中墙上若隐若现的贴金痕迹瞬间融入了壁画中,我们一起沉默了。漂亮的文字都不足以对其多加修辞,我们最终脱下了历史与信仰的宽厚滤镜,看见更鲜活却深沉的情感流露于此。

石刻汉阙、帝王陵墓、佛教壁画……黎叔的讲解让我对这些古老的文明有了真实的了解,谢谢黎叔、砚总旅途上的讲解和帮助,感谢marco为我们开启的精彩旅程!
——于亚非


民以食为天,最终都要相聚于饭桌

说到川渝地区人们的本能反应最终还是聚集于饭桌之上。所幸的是这次寻到了一个好的领路者,对文物一丝不苟,对珍馐也是精挑细选。我们得以在学习之余度过了相当快乐的一段时光。

这回川渝地区的外出考察既是一次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文化之旅也是品尝川渝地区特色的美食之旅。虽然我们的行程才经过了短短十四天,但是却尽可能地开拓了视野与想法。多亏了这次的外出实践,我对于川渝地区的纹样图案和设计方法才有了新的了解和研究。既有很少有机会参观的:悼庄世子墓、明蜀王陵、木门寺、孔雀洞、茗门寺石门山等,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的:四川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宝顶山等。我们经过领队黎老师的讲解,对于这些石窟和文物有了更多的历史和设计体系的认知。它们大多都是有一定体系的,每个时代的石窟和纹样设计都是各有不同的。它们有的在博物馆的保护下,有的在暴露在室外经由风吹日晒。它们有的保存比较完好,有的却已经被风化或被损坏的难以辨别。但在几百年前或者是几千年前它们也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受人敬仰,它们还能够继续保留多久呢?我想对这些纹样图案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在对于现时代中国创新的纹样图案设计才能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
——鲍炳瑞

季节渐易,暑气日升,又是一年的初夏时分……


张逸轩 - 二龙戏珠


彭浩 - 青铜神树上的神鸟


彭浩 - 明悼庄世子墓入口的鸱吻


周海琳 - 蜀王陵纹样

12博官网设计学院

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在2009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三十所设计学院之一,2017年12博官网作为全国唯一一所艺术院校、以设计学与美术学两学科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设计学院吸纳了国内外艺术设计大师的文化思想,经过近些年的教学改革活动而建立了更具国际化视野的教学体系与大纲,吸引了中国最好的设计学生。

设计学院目前涵盖有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首饰设计、服装设计、摄影、设计理论等以及新建设的艺术与科技、社会设计、创新设计及智慧城市等新专业方向。

设计学院 “川渝地区纹样研究和再设计”小分队/图文
设计学院 吴琼/编
2019年5月9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双一流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9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9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