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小分队:雕塑系五工作室
带队老师:胡泉纯
地点:承德市滦平县凤凰谷
此次春季考察雕塑系五工作室在凤凰谷进行驻地创作课程。课程分两部分,分为实地考察调研与驻地创作。
实地考察主要是在止语岛、农庄、牧场等可创作区域进行场域分析和材料考察。调研内容包括对周边村落村民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来源、民风民俗、耕种种类和方式等,对村落中遗留古建筑的构造方式和材料使用进行考察。驻地创作在为期五天的调研后正式开始,大家通过亲身感受场域特点、分析各自调研结果,提取出自己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深入挖掘,再形成具体方案。
考察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村落调研,过程中大家从人文的角度全面了解了这片区域,同时也锻炼了与当地居民沟通的能力。
我们采访的村落有四达沟村、四达沟脑、西大地、孙家沟几个村落。村子以老年人居多,村民每日耕种,自给自足。通过与村民交流,我们得知,现在的村民多为闯关东落户到此,村中贫富差距比较大。四达沟村名的由来,据说是200多年前四个鞑子(内蒙土匪)被村民打死,从此叫四达沟。阳井是每家都有的自用井,可取直饮水。改革开放后,公共井已被废弃,仅作为一种文化标志存在着。编织是北方农村的一大特点,村民用玉米皮、高粱杆、荆条等植物制作鞋垫、手包、蒲团、锅排、围挡、篱笆等生活用品。到了冬天,村民会去水质较好的人家打水点豆腐、睡火炕、将白菜储存在地窖里。每逢周二上午,四里八乡的人们纷纷赶往“两间房”集市采购,这个习俗从清末就有。此外,村中还有许多关于姓名、族谱、风水、信仰的风俗,也成为这片土地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
驻地创作可以说是此次课程最艰难的部分。大家先从调研结果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点,比如关于原生文化与地域的关系、人工自然与原生自然、现代人情感关系的回归等;再选取能够恰当表现主题的材料,比如石材、木材、瓦片、编织等;最后形成一个与内容紧密结合的形式。确定方案后,大家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旨在解决在制作时暴露出来的施工和构造等问题。最后绘制效果图,大家用手绘或电脑制作的方式,模拟出作品与场地中各元素间的关系,进行展示。
此次考察不同于平日的校内专业学习,极大启发了大家的思维方式,增强了逻辑梳理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转换能力。与此同时,同学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明确创作目标,向下挖掘,收获颇丰。
雕塑系 于诗月/文图
宣传部 宋曼青/编
201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