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新闻动态 / 美院快讯 << 返回
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师胡泉纯作品《天坑地漏》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环境设计金奖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8.12.7

12月4号,由香港设计中心主办的「DFA设计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雕塑系教师胡泉纯荣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环境设计金奖。

胡泉纯这次获奖的地景艺术作品是《天坑地漏》。该作品实施于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隶属于12博官网吕品晶副院长主持的“雨补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一部分。作品设计创作的初衷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重新开启业已“尘封”的地质记忆。

雨补鲁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子位于四面环山的天坑之中。村舍沿天坑底部外沿而建,中间是大片开阔的农田。十几年前,每逢暴雨极端天气,四周高山上的雨水便会汇集到天坑,村庄和农田迅间会被雨水淹没成“湖”。神奇的是,大约经过四五天后,雨水会自行消散,“湖”又变回了田。雨水迅速消散的秘密在于天坑中有四处被当地人称为“落水洞”的洞口,而这些洞口直通地下暗河,雨水经此消散流走。由于近些年来持续干旱,“田变湖,湖变田”的神奇景象已不再现。岁月流转,神奇的“落水洞”早已掩于荒草杂树之间,大多村民亦已将其遗忘,仅有村中年长者偶会提及其存在和神效,也许再过些年月将会彻底遗忘。留住这独特的地质记忆是作品创作的动机。


作品图


作品局部

地质学中称这些“落水洞”为“地漏”。《天坑地漏》的创作概念即由此而来。作品的的空间形态直接采用了“漏斗”的原型,“漏斗”上沿直径为9米,深度为2.4米,下沿开口直径为1米,深度也是1米。下沿洞口底部侧壁预留了直径为30厘米的排水口与地下暗河相通,以保证如果再次遇到暴雨极端天气,地漏仍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整个作品是与当地石匠合作实施完成的。“漏斗”壁采用当地页岩呈放射状铺砌,密集的放射线向洞底汇集,营造出具有强烈吸入感的幻觉。敬畏与神秘由此而生!

DFA奖项的宗旨是从亚洲观点奖励基于亚洲问题的创新设计与创作。作品《天坑地漏》获得殊荣,正源于对独特地域特质的诠释——唤醒对地质的记忆就是唤醒人的记忆!

雕塑系/文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8年12月7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