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MICA2018年艺术展览“一沙一世界”在新加坡视觉艺术中心开展。繁华世界,不过一掬细沙。《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本展览正是艺术家团体MICA与贝尊镶嵌艺术基于这个理念而生的首次合作,展览中的所有作品均由MICA团队艺术家(李捷博士 王长兴先生 贺亮先生)用琉璃、沙石等自然材料和手工烧制、堆砌、镶嵌形成。此次展览旨在从一粒沙切入,探索自身、自然、世界。
新加坡文化学术界名人、南洋理工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新跃社科大学学术顾问郭振羽,中国壁画学会会长李林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媒体学院副院长Andrea Nanetti,成都蓝顶美术馆馆长金延,新加坡美术总会会长梁振康,新加坡雕塑协会副会长卓雅兰,中国艺术发展基金会主席张淮胜,新加坡知名藏家施学荣,贝尊镶嵌艺术文祺等及各界媒体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李捷代表艺术家团体MICA向到场嘉宾介绍了团体的展览内容与创作理念,并向给予MICA支持的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谢。
李捷谈到,“一沙一世界”是MICA的第一个展览,此次参展的艺术家贺亮和王长兴在公共艺术方面已经是中国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也都是中国最好的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我自己也长期在各个国家间做艺术创作、艺术顾问和展览策划,我们三个人的作品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都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芥子纳须弥,须弥藏芥子,即,一个人,一件事,不管做的多大,可能都只有芥子;一粒种子那么小,所以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颗小小的芥子,因为里面可能有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那么大的世界。所谓一沙一世界,也是这个理念。而遇到了文祺之后,她所做的镶嵌艺术,让我们突然找到了一沙一世界这一理念的艺术表达方式,每一个小颗粒,我们说他是玻璃颗粒也好,一颗芥子也好,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创作产生的,而上万的相同又不同的小颗粒,又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象”,而这个巨大的“象”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可能又只是一个很小的事物或者概念。 我们希望观众和我们同样能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去思考更深层次和更宏观的理念。这也是我们这次的互动作品的意义所在。每一个小颗粒的粘贴,都是一个冥想的过程。
“一沙一世界”是艺术团体MICA和贝尊镶嵌艺术的首次合作,由贝尊镶嵌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艺术发展基金会学术支持。展览本着芥子纳须弥的理念,从微小元素、材料和想法切入,通过艺术引发对自身、自然以及宏观意义的思考。
中国艺术发展基金会主席向艺术家颁发收藏证书
展览现场
無贰壁画艺术/文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8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