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观看的极限”——杨宏伟作品展在筑中美术馆开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8.8.27


开幕式现场

2018年8月11日16点30分,由筑中美术馆主办,国际著名艺术家徐冰担任学术主持的“观看的极限·杨宏伟作品展”在筑中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观看的极限”为名,通过杨宏伟近六年来的创作,集中呈现了艺术家对版画与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开幕式由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舒可文主持,国际著名艺术家、中央美院教授、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徐冰,国际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刘禾,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艺评家王端廷,著名艺术家肖鲁,艺评家、策展人杨卫等人就杨宏伟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艺术家、12博官网教授孟禄丁、姜杰 、王兵 、周吉荣、苏海江、刘丽萍、姚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佐,艺术家、天津美院版画系主任郭鉴文,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大学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副主席约瑟夫•舍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藏家、弘毅投资有限公司邓喜红、邓丽华,树美术馆创始人刘霞,非凡仕空间创始人郜迪斐,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国际著名艺术家、中央美院教授、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徐冰致辞


国际著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刘禾致辞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舒可文致辞


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大学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副主席约瑟夫•舍尔致辞


艺术家杨宏伟致辞


筑中美术馆创始人林犇

作为当今中国文化领域里新崛起的重要艺术家,杨宏伟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依据电脑后台数据库的排列方式,发现了可以生成一整套模件图像制作系统的复数原则。比如他把木料制成大小相同的木块,或铸模多个亚克力或不锈钢的方块,然后把这个模件组成不同的图案和图像。这与中国古老的复制技术活字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杨宏伟在概念上把活字的模件性与电脑屏幕的“单位像素”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为这次展览创造了一套新的“图像活字”,以隐喻电脑屏幕上能发光的单位像素。“我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工具,而不是说做了一张画或者一个版子,是这个工具在工作,你给它任何数据、指令,它就不断的衍生新东西。”对于自己的创作,杨宏伟这样说到。

但在他的老师、著名艺术家徐冰看来,“‘工具’有意思,但‘基因库’更确切,你的工作像是在一种旧语言上制造了一种新的语法。”然后以这个“基因库”为种子,通过不断的裂变、繁殖、生长,创作出一系列作品。“而这个‘基因库’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和今天我们人类的视觉判断依据有一个内在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我说你找到了印刷‘原语言’的东西,基因的东西。”

“站在艺术史的角度,杨宏伟的早期作品木口木刻是属于美术史的范畴,但他后来的艺术实验,尤其是《像·素分析》系列,则属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作为当前美术史研究的新的分支,视觉文化研究以回应当下艺术越来越受到各种各样媒介和机械复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从传统艺术史的角度来讨论杨宏伟最新的作品。”对于杨宏伟的创作,刘禾说到。

为了建构一个视觉艺术的“基因库”,杨宏伟手工雕刻了二万多块木块,即他口中的“像素模块”,模块大小不一,且每个像素模块的灰度值被设置在99到1,艺术家通过组合各像素模块以实现图像制作的目的。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舒可文认为“这些工作量同时也是艺术家力量的来源之一,许多艺术品本身就包含许多辛劳,而这也是呈现人类现智慧必要的部分。”

在约瑟夫•舍尔看来,当欧洲的许多艺术家还致力于传统木口木刻的创作时,杨宏伟已开始研究当代艺术与木刻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杨宏伟通过挖掘版画艺术本身携带的当代基因,探索出各种各样的观看方式,其对有限和无限之间关系的思考,触碰到了复数性艺术领域中过去没有人曾触碰过的核心部分,推进了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他在探索“图像活字”的复数性和模件性过程中,获得了穿越不同媒介界线的自由,不仅跨越了传统与现代性的边界,也打破了模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分野。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文图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8年8月27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