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写生路上——行万里路,读万样物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8.5.5

下乡小分队:造型学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下乡地点:山西
带队老师:张伟 杨靖 杨昆
作者:杨昆

日暮西山,天色渐晚。初春的晋北大地,乍暖还寒,万物尚未复苏,透过田间的袅袅青烟,排排站立的白杨树身影婆娑,若隐若现。烧荒的野火还未褪去,舞动的火苗为这初春的大地点缀着一丝暖意。

雕塑系第六工作室春季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晋北大地,经过了一天北京至阳曲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晚风中的丝丝寒意和一天的舟车劳顿,并没有减少大家的热情。晚饭还没有吃,我们就沿着田间小路,朝着第一站考察点开化寺奔去。

由于乡间道路迂回曲折,大车无法进入,六工师生一行弃车步行至开化寺。临近千年古寺,已是日落西山,旷野中的古寺愈发显得古老,宁静。推开半掩着的山门,古老的木质大门“吱呀”一声后徐徐打开。大门后隐藏了一个千百年前的世界。唐宋诗词里面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穿越感让师生们屏住了呼吸,亲身感受到了古老文化遗迹保留下出的神秘境界。大雄宝殿雄伟壮观,里面的造像虽然历经战争,动荡年代后依旧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的精品。打开文保灯,照亮了整座大殿,孔武有力的天王,端坐的佛祖,秀丽的菩萨,各类造像美轮美奂的身影,伴随着阑珊的灯火,第六工作室2018年的春季山西考察,第一站阳曲开化寺内的观摩课堂,便如约而至。 

首场就是夜战,这让我们工作室新来的低年级同学感到非常惊叹,与之前在美院“安逸”的校园生活貌似有点格格不入。但是作为六工作室的老生来讲,似乎又是家常便饭。新生们在首站好奇心褪去后更多的是一种疑问,第一站为什么要挑灯夜看而不是在一天的舟车劳顿后,先找宾馆住下,第二天抽时间白天好好看呢?“时间紧,任务重,考察项目多,路途遥远”是最直接的答案。


雕塑系第六工作室考察地图

第六工作室坚持了多年以来的校外学术考察,绝不是春游踏青式的旅行团,更像肩负重任的“苦行团”,大量的考察点,博物馆,古寺庙古遗址在等着我们。按照课程原计划,本次山西考察一共圈定了100多处考察点28天的考察行程。除了以往常规的考察点我们还安排了新的考察项目,几乎每天的安排都非常充实,如有路途遥远,天气恶劣造成的延误我们也尽量不会推到第二天,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就是要赶时间,抓效率。所以雨中撑伞访古迹,夜间打灯看造像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更是我们工作室所有师生已经习惯了的考察方式,正所谓一句话:“雨中看雕塑细节更清,天黑打灯看雕塑体量更足”,来自勉自乐。

没有加入六工这个大集体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文物古迹的发烧友,十几次探访山西的古庙,多次观摩陇东的石窟,历次拜读北方的辽塔,还有南方的民居,京沪的博物馆。进入雕塑系后,了解到原来中央美院有这么一个工作室能如此系统、条理地将我国广袤大地上散落的传统造型艺术考察点搬进校园,以六条校外考察课程辅助学校内的主干课程,理论结合现场考察,对于大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合理的。六条考察路线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反复行走已经形成了3长3短的六条线路。这六条线路完全覆盖了中原的,北方的,南方的,西北的传统造型艺门类及考察点,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和成熟的课程,学习中少走弯路不说,雕塑系六工几年下来,更是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通揽式巡礼,是对《中国古代器物雕塑艺术》现场版的通读。毕业后,我和大多数六工学子一样,没有停下考察的脚步,多次归队,随六工反复,多次的行走,不断的回味经典,体会祖先留下的瑰宝。“行万里路,读万样物”,真是反复读,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传统艺术的真谛。

如今成为了第六工作室最年轻的老师,有幸带领工作室的学弟学妹们进行新一轮的传统造型艺术考察,荣幸之余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压力,如何保持好工作室的优良传统,如何让新生学到更多的传统造型艺术精髓,是我以后需要努力思考,践行的问题。

同样,第六工作室的张伟主任,杨靖教授,徐晓楠老师以及其他院校雕塑系的相关专家学者,也是和大家一起风餐露宿,伴随始终,老师们的坚持不懈与反复品读,也更加鼓舞了同学们的信心和热情。一路上亦师亦友,不同老师从不同角度阐释出更多的问题和见解,让同学们的学习思路更加宽广,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样,师生间的融洽更是加强了工作室的凝聚力,向心力,六工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春季考察已经进行过半,晋中,晋东南,晋西南刚刚结束,一次微信朋友圈不经意的总结“暴露”了本次考察中的一些考察点,行程刚过一大半,仅仅对于彩塑这一门艺术来说,一铺塑像的照片填充一个格,九个九宫格已经填满。九九八十一堂彩塑已经观摩完毕,数量之大让我们自己也感觉到惊讶‼但是我们的行程并没有结束,任务不能放松。时间紧,课业重,后面的同学还要抓紧跟上,后续的行程还有很多,下一站马上就到了,准备带好速写本和临摹用泥马上下车了!

宣传部 何逸凡/编
2018年5月5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