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发展的智慧”:“为坐而设计”中外学者畅谈设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6.3.3

继第7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暨国际设计院校作品邀请展登陆12博官网美术馆,3月2日,展览同期举办的“发展的智慧”国际设计教育主题论坛在美术馆学术报告厅正式开讲。

12博官网院长范迪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Naren Barfield,丹麦科灵设计学院系主任Peter William Barker,波兰格但斯克美术学院教授Halina Kosciukiewicz,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院长三田村有纯,以及展览评委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张乃仁教授、清华大学石振宇副教授,12博官网设计学院副院长宋协伟、展览策展人江黎女士,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建成、副院长、展览策展人田海鹏等中外学者、知名设计师围绕“设计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发展思考”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12博官网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后主持了上下午两场论坛。

范迪安院长为论坛做主旨发言。他敏锐地感知道,在关注视觉艺术和相关作品的同时,当下社会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已经转换为对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全球各地的人们参与到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之中。就论坛主题而言,范迪安认为,相比于“国际化”更应当强调“全球化”。全球化不仅是穿越边界的交流,更使大家感同身受。这种时代更强调一种动态、多面式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经验)体系就像是一个海洋,各种知识在其中传播、消长并形成此起彼伏的景观。结合设计教育,范迪安谈到,当下的设计要更多的关注设计本体,即“人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关系中的人”。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只有围绕大写的“人”即人文精神,才能更加针对小写的“人”的个体,而这也是全球化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信息大发展的今天,设计要取得发展,要关注全球的特征,同时也要应和本土的要求。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国内外的艺术教育专家能够更多地交流知识和经验,共同为培养年轻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而努力。

三田村有纯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中西技术史的过去。在大航海时代,中国和日本风格的瓷器远销欧洲各地,甚至出现了以“china”和“japan”为代名词的白黑瓷器。随后,欧洲将这不同的产品风格作为了象征中日国家的标志,这样一种民族性的不同设计风格成为我们最初设计时所思考的源点。由此,他谈到,艺术教学不要摒弃这一根本的出发点,学生应该到社会上去认识自己想要设计的产品,同时也应具备素材力、技术力、表现力、色彩力和构成力等在学校所获得的基本设计素质。

Naren Barfield在演讲中延续探讨了范迪安的观点,也对“国际化”、“全球化”、“本土化”三个概念词进行了区分与解释,并点出了设计教育的特点:设计教育面临挑战,需要全球视野才能适应;设计是信息社会中的教育;工作坊的学习模式具有积极作用;需要一种全球公民的设计教育。在面对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就业、电子网络时代等各种挑战,Naren Barfield指出,设计教育的发展,要建立良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更要把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适者生存”,教学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并关注生活、增强交流和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设计之中去。

在当天上午最后一个主题发言中,Halina Kosciukiewicz女士为大家展示了波兰格但斯克美术学院在教学中的新概念和新项目。她认为,艺术家们应该不断实现理性、计量与技巧之间的和谐,设计师的价值在于他能够适应更多的需求,在可持续性、经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在视觉经验中找到和谐,希望学生能够拥有全面的技巧和源源不断的创作力及自主力。

 


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主持上午的论坛

下午的主题对谈分为两个主题——“多元化设计教育及其成果转化”和“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的关系”。讨论中,宋协伟提出“设计是一种责任和态度而非一个职业”,设计的目的是考虑社会和生存中遇到的问题,关注人类切实所需的东西,进而阐述了中央美院设计教学的理念。黄建成以他带领学生参与“艺术中国汇”为例,生动展现了中央美院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江黎就传统手工艺造物方式如何跟随现代设计的转换,以及“留住手艺”对教学和学生培养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其他中外嘉宾也就对谈主题进行了发言并与听众们进行了问答互动。


 

本次论坛以“发展的智慧”为主题,作为以设计为核心与全球经济、文化相链接的系列项目,借助人的智慧,以开放的心态将设计的思维拓展到更宽泛的领域,通过将设计面临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思考”:“设计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发展的思考”、“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关系的思考”、“艺术设计与全球文化发展的思考”、“多元化设计教育及其成果转化的思考”,从纵向与横向、空间与时间,局部与整体多个视角来讨论20世纪以来的设计对人类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进而引发大众对设计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宣传部 徐新立 学生 张柏寒/文
宣传部 徐新立 城市设计学院 赵玉民/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6年3月3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