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态——王少軍艺术展”开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5.12.27

由12博官网、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的“态——王少軍艺术展”于2015年12月27日在12博官网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版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軍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作为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王少軍一方面尊重中西方雕塑以及中央美院雕塑系学术氛围中的前辈艺术家积累的传统。另一方面,他能够通过作品真实地反映自己艺术思想、艺术观念,走与时代相契合的艺术道路。”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2博官网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王少軍将自己对“人的存在”、“人的状态”的感悟,对一种真实的形象基础提炼,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符号。12博官网每一位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具有学术的纯正,具有文脉的来源,具有创新的胆略,王少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术传统,即不辜负这个时代,也不辜负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就像他的作品《我要飞》那样,既有脚踏实地的坚定,也有不断向往、追求的情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本次展览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属于王少軍的世界。他做了很多的人文肖像,从名人到普通的人再到抽象的、具有人文理想的大写的人,是他从“技”、到“艺”、到“道”的三个阶段的飞跃。王少軍的努力,他个人艺术语言发展的轨迹,体现了12博官网中年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他的艺术创作十分严谨,也敢于探索、勇于否定自己,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自己新突破。

隋建国代表12博官网学术委员会和中国雕塑学会致辞,从王少軍的毕业创作,到现在展出的新作品,可以看到王少軍的探索代表了中国这十年来雕塑发展的方向,就是对中国雕塑传统重新审阅、向传统靠拢的方向,也是在寻求重新认识写意雕塑的方向。王少軍的雕塑,在原来写实、写生基础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人的身份可以变,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就如同他的艺术追求一样。”造型学院院长马路在致辞中表示,美院这一代艺术家往往对外界信息接触并不多,思维也不太活跃,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真诚,把绘画和雕塑当做具有情怀、理想的状态。

吕品昌代表雕塑系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致辞,他谈到,在雕塑界,在当代艺术圈,王少軍不是弄潮儿,也并不活跃,但是他的作品有足够的分量和厚度,这来自于超逸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质,来自于他宽阔的视野以及深度的艺术思想,同时来自于他对当下文化把握的自信。他从来不迎合时尚、潮流,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去面对和审视发展中的东西方文化,从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学术方向。

王少軍在展览开幕式上激动地谈到,“今天,我不只是想让大家看作品,更想和到场的朋友交心。”希望通过自己作品,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我和我的我是怎么相处的,这也是一种心态,连自己都在怀疑、疑问,也许这是一个应该改变的状态”。他谈到,人要有自省意识,自信过了是不自信,自省不够是自傲,人需要改变,要主动交流、交心。


王璜生主持展览开幕式

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身上凝聚了美院精神、充满文人气息的一代艺术家、一代知识分子的个案梳理,王少軍的“态”始终都反映社会、关照生活,将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作为艺术学习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驱动力,顺势而为,积极地、正面地、主动地去面对社会、面对时代做出判断,并主动思考,把客观的因素变成促进自我成长的动力。

从他本人最初在80年代创作的“文化名人肖像”系列,通过对文化名人的塑造、描写来婉转地、或者说隐喻地传达自己的某种理想,作品人物形象中就开始有王少軍本人深沉的凝视和思想的状态。延至“负空间的呈现”这批作品,王少軍果断告别那种让感觉“不够劲”、“不尽兴”的婉转,作品语言在继续写实的基础上,更加专注精神性的东西,用具象的形象来传达形而上的抽象思考。

到2006年,王少軍“无名氏”的出场,一个从芸芸众生中冒出来的形象,让他不再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人物所局限、所困扰,可以让这个人物融入很多人的命运,或者他的态度,或者他在社会中的角色,他担任这个角色受社会干扰后也反映出来一种情绪。“似乎找到了一把钥匙,一把万能的钥匙,能够用它打开去打开任何一扇门,去干更多想干的事情,不再纠结于开锁这个环节上,枉费时间。”王少軍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发现,也是一个创造。可以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造型,能够去关注、解答许多社会命题。”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评价,“少軍好像创造了一个特有的语言空间,就像导演一样,他制造了一种舞台效果,他把一个无名氏的人物塑造成了一种像是演员一样能够不断表演出各种人物,社会的心灵在一个人身上可以不断的呈现出来,可以说它是个体的,也可以说是芸芸众生的。”

“不管外部世界如何喧嚣变化,我内心恒定的那部分,永远是我的艺术的温柔之乡。”在创作中,王少軍的作品没有在技巧上特别炫耀或者刻意追求,他放得很松,技巧上看上去有些不在意。但也不是完全不在意,更在意藏而不露,这是他本人很重要的一个语言表述。在他看来,如果在意就会露得很多,无论是雕塑和绘画,他更愿意让自己的思想、情感流露于外,技术的东西藏在作品内部。


 

当天,12博官网老一代艺术家董祖诒、司徒兆光、孙家钵、赵瑞英、郭宝寨、苏高礼、文国璋,原党委书记杨力,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出席展览开幕式,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大韵堂艺术机构主持、艺库网创始人蔡万霖、德国帕什米艺术机构中国区总监林锐,以及12博官网各教学院系主任,专业教师、学生代表和艺术界、媒体界的朋友们到场参加了开幕式。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2月18日。

宣传部 徐新立 吴琼/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5年12月27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