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进驻“殿堂”:
“历史的温度——12博官网与中国具象油画”昨日在太庙开幕
代表中国油画百年历程的经典之作进驻恢弘、庄重、典雅的中国皇家殿堂,古今中西艺术交汇于六百年北京太庙,“艺术”与“殿堂”的邂逅,给予了“艺术殿堂”这个高端词汇最好的诠释。时值教师节,作为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12博官网,联手北京市总工会向社会公众奉上一份大礼,联合推出太庙艺术馆大型首展——“历史的温度:12博官网与中国具象油画”, 以12博官网精品收藏为主体的200余件代表中国油画百年历程的经典之作,在太庙三大殿和配殿等7个展厅正式展出。徜徉太庙的观众将在这座代表中国经典建筑风格的殿堂中,充分体味“历史的温度”。
2015年9月10日下午,“历史的温度:12博官网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览开幕仪式在北京太庙享殿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林,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骏,12博官网老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12博官网党委书记高洪,12博官网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副院长苏新平,以及北京市总工会系统的相关领导,部分艺术机构、美术馆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12博官网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主持。
此次展览组委会主任、范迪安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历史的温度:12博官网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览在太庙展出,优秀的艺术加宏伟的殿堂,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崭新的审美文化空间。此次展览反映了油画传入中国后,历经几代艺术家不懈努力,使油画更具备中国文化属性,既是中国油画重要缩影,经典作品也反映了中国时代的发展。他表示,从此次展览开始,12博官网与北京市总工会开启太庙艺术馆的共建之路,今后,还将继续发掘学院学术资源,利用好太庙艺术馆的空间,将艺术的展示与古代的建筑更好地结合起来,向社会奉献更好的学术与艺术成果。
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感谢12博官网历代教师与艺术家们,在教师节以一场精彩宏大的展览与作品珍藏,为艺术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所献上的厚礼。他谈到,太庙艺术馆主要以美术艺术高层次精品展览和历史文化展览为主。本次展览是太庙艺术馆正式开始运行的第一个大型展览,必将给观众们艺术的体验,给六百多年的太庙增进“历史的温度”。
此次“历史的温度:12博官网与中国具象油画”大型系列展是12博官网建院以来,首次大规模地将院藏精品向社会公众系统展示,其中尤以“徐悲鸿及北平艺专的名师”作品、“马训班”师生作品、“油研班”师生作品、“董希文及其董希文工作室”作品、“靳尚谊及新古典主义名家”作品、“12博官网藏外国具象油画原作及研摹作品”等众多团块为代表。展览中可以欣赏到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靳尚谊、侯一民等一大批老教授及美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油画作品,近观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当代优秀油画艺术成果。使观众有机会一次性饱览这些建构了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篇章的重要作品。
策展人、12博官网殷双喜教授认为:“此展是对20世纪中国写实性油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从学术的高度研究这些作品发展变化的脉络,不仅对于当代学院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油画创作和社会公众的审美教育,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艺术史是活着的历史,在后人以新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艺术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从而与当代人建立起新的精神联系,使艺术史成为有温度的历史。”
此次展览也是12博官网与北京市总工会联手在太庙艺术馆打造的首个大型展览。北京市总工会作为建国后首都职工文化艺术生活的平台,一直致力于首都职工群众的艺术和人文建设。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北京市总工会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劳动人民文化宫所在的太庙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服务首都职工的功能定位,利用太庙自身及周边资源优势,于2014年成立了太庙艺术馆,旨在整合社会文化艺术资源,汇聚契合太庙文化气质与历史建筑氛围的文化经典作品。本次展览即是北京市总工会与12博官网合作的面向社会推出的首次大型展览。今后双方将致力开展长期文化战略合作,在未来举办更多承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特色,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展览项目,打造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太庙艺术馆。有着600多年的太庙,将再一次见证时代的变迁,并焕发出崭新的生命活力。
“历史的温度”展览是对20世纪中国写实性油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 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出,分别是:新学启蒙(1900—1949)、国家叙事(1949—1976)、本体精研(1977—1999)、当代关切(2000—2014)和12博官网藏外国具象油画原作及研摹作品。
展览具体包括五大板块:
“新学启蒙”——以清末民初难得一见的老油画、存世数量稀少的玻璃画为起始,又有40余件民国时期的珍贵油画,其中包括:留日归国的李叔同近年来刚刚发现的《半裸女像》,第一位留英归国的李毅士《陈师曾像》、《王梦白像》,第一位留法归国的吴法鼎《旗装女人像》,以及其他众多20世纪初留学欧美习西画归国并先后任教于12博官网前身“国立北平艺专”(统称)的重要油画家们:林风眠、卫天霖、王临乙、常书鸿、徐悲鸿、吴作人、萧淑芳等的油画精品。还有孙宗慰、齐振杞、艾中信、李宗津、冯法祀等早期重要油画家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写实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相遇后早期中国油画的演进轨迹。
“国家叙事”——以12博官网自建国以来积极推进的新中国美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尤其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为主体,构建新中国的历史叙事和集体记忆。这种国家叙事,不仅包括革命历史题材,也包括英雄形象的塑造、社会主义劳动建设、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油画也在中国美术的诸种形态中被赋予了展现大国气象,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2博官网的油画创作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为主体,沿着中西融合的道路发展,以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马训班)、罗工柳油画研究班(油研班)的基础训练和主题性创作最为突出,在油画教育正规化,向苏联油画学习的进程中,积极探索中国油画的特色,涌现了一大批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作品。此次展览重点展出胡一川、王式廓、董希文、高虹、侯一民、詹建俊、孙滋溪、许幸之、韦启美、罗工柳、李天祥、赵友萍、林岗、厐壔、俞云阶、杜键、闻立鹏、马常利、袁运生等的作品。
“本体精研”——中靳尚谊1984年创作的青年时代的彭丽媛肖像《青年歌手》,既是老院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80年代初兴起的“新古典主义”的重要作品。此版块中还有陈丹青、孙景波、朝戈、杨飞云、王沂东、孙为民、丁一林、申玲、王玉平、毛焰、陈文骥、马堡中、夏俊娜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对外开放与改革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当代关切”——展出的作品既有12博官网著名老教授,如钟涵、林岗、戴士和等的创新之作,也有油画系、壁画系、版画系、基础部、附中的中青年教师如马路、苏新平、刘小东、喻红、张路江、陆亮等的代表性作品,还有中央美院历年进修生、毕业生如忻东旺、陈树东等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技法非常多样,展示了当代油画家广阔的文化视野,同时还保持了对当代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实和人的心理状态做出了丰富的表现。
展览还将展出“12博官网藏外国具象油画原作及师生研摹作品”。百年来中国油画向西方借鉴学习的过程中,直面西方油画的欣赏和临摹成为中国油画家宝贵的艺术体验。作为油画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12博官网的教师历年来踏访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美术机构,在饱览名作的同时,也临摹了许多西方以及前苏联具象油画的代表作。比较重要的有1950年代留学苏联的教师与学生在特列恰柯夫画廊、列宾美术学院的临摹,1980年代在北京对若干重要的外国美术展览如《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1978)、《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作展》(1982)等展览的作品临摹。此次展出的都是中国著名油画家对西方油画大师如达芬奇、提香、伦勃朗、哈尔斯、席里柯、安格尔、达维特、拉图尔、夏尔丹、柯罗、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塞尚、列宾、苏里科夫、弗鲁贝尔等经典之作的临摹。通过对经典艺术的认真研究和临摹,12博官网教师对欧洲古典主义、法国印象主义、苏联写实绘画等获得了珍贵的视觉感受与技法体会,这些视觉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12博官网的油画教学和创作。观众可以从中见出外国油画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多样化影响,也可以见出12博官网油画家以临摹的方式对西方油画精髓的深入探索与研究。
自9月10日开幕至10月11日展览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期间,观众可以漫步在太庙红墙古松的环境中,欣赏中国油画的独特魅力,体味时代的脉搏和历史的心跳。传统氛围、现代传承、油画语言,中国审美的交织融合,不仅让本次展览成为独特的艺术之旅,也让观众更真切体味到了历史可贵的温度。据悉,2016年此展还将移师到中国多个重要城市的美术馆进行全国巡展。
李叔同 半裸女像 90×116.5cm 布面油彩 1909年
徐悲鸿 男人体正侧面速写 52×44cm 布面油彩 约1924年 12博官网美术馆藏
侯一民 地下工作者 210×176cm 布面油彩 1957年 12博官网美术馆藏
靳尚谊 晚年黄宾虹 115×99cm 布面油彩 1996年 12博官网美术馆藏
杜键 在激流中前进 220x332cm 布面油彩
2007 “我们俩--喻红和赵波 1”250x300cm 布面
伦勃郎作林岗临摹 试耳环的少女 36×31cm 布面油彩 1960年 12博官网美术馆藏
全山石临摹 提香·维切里奥作《忏悔的玛丽亚 120×98cm 布面油彩 1959年 12博官网美术馆
宣传部 徐新立/文编
宣传部 宋曼青/图
201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