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快讯
新闻 / 美院快讯 << 返回
百年诞辰百幅佳作捐献国家:“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开幕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4.6.30

2014年6月27日,时值冯法祀百年诞辰之际,“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12博官网、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既以历时的线索反映冯法祀不同时期的研究与创作,更聚焦他艺术生涯中两个重要艺术时期——20世纪40年代抗敌演剧队时期和50年代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二百余件作品配合文献史料,构成冯法祀艺术人生的宏览,彰显出老一辈油画家对艺术与时代的关切。

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冯法祀这段不平凡的艺术经历,梳理其40年代在抗战大后方的稀世之作。此时期虽然生活艰难,但冯法祀创作颇丰。《演剧队的晨会》通过一代青年在前线战地的文艺生活,典型地传达出这支文化队伍朝气蓬勃的战斗生活和美好畅想。巨幅油画《开山》更以强有力的笔触表达了普通劳动者的壮志豪情。1938年,冯法祀曾与王琦一道赴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在美术系第二期短期训练班进行艺术学习。这段经历,使他认识到解放区人民生活和国统区的不同,遂以一幅反应前线国民党士兵悲惨生活的《捉虱子》针砭时弊。冯法祀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以细致入微的艺术视角,给予生活以真实的表达,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对战士和劳动者投以人性的观照。徐悲鸿曾在《民族艺术新型之剧宣四队》一文中,评价冯法祀的作品“以急行军作法描绘前后方动人场面,题材新颖,作法又深刻……可为抗战中之珍贵收获也”。展览中,这个时期的作品以素描、速写、风景、油画肖像和群像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场景,成为补遗抗战时期中国油画的重要篇章。

抗战胜利后,冯法祀随徐悲鸿北上,为恢复国立北平艺专(今12博官网)的教学不遗余力,满腔热情地迎来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冯法祀在12博官网任绘画系及油画科主任。不仅忘我地为新中国的油画教育工作谋篇布局,更投身于专业创作,在主题性油画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艺术方向,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语言探索上达到新的境界。1955年,他不拘年龄与地位的差异,坚持参加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教授在12博官网举办的油画训练班学习,这也成为冯法祀后期艺术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在这种专注的创作精神指引下,冯法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以及多稿的形象斟酌,终在1957年完成了油画《刘胡兰就义》,这件作品作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鸿篇巨制,突出体现了冯法祀鲜明的革命艺术观,也奠定了他作为现实主义油画家代表的地位。

此次展览的另一亮点,就是展出了冯法祀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时期的学习、研究与创作,围绕着《刘胡兰就义》创作的近百张珍贵画稿首次整体亮相,成为冯法祀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努力探索主题性美术创作规律的有力佐证,让人看到50年代中国油画吸收前苏联教学经验、在借鉴与体悟中形成个性的一条代表路径,回溯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这一重要历程。

冯法祀是真诚的艺术家,在他80余载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数量巨大的艺术作品,其不仅以大幅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彰显出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情怀,也在大量素描、速写和油画写生中展现了歌咏祖国家园的艺术情怀。及至晚年,他依然醉心画笔耕耘,迈着矫健的步伐为名山大川作画。展览的最后板块是四幅表现江苏水乡甪直的油画风景,为冯法祀2009年所画,其中的一幅尚未完成,可以说他画到生命的最后一课。他以对艺术、对人生的满腔热忱,真挚地记录了20世纪中国的时代风貌,鲜明地展现出“艺为人生”的赤子情怀。

在展览举办之际,冯法祀的夫人张云先与儿子冯世光继承冯法祀毕生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意愿,向国家捐赠了100件冯法祀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在展览开幕当天举办的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纪念座谈会上,12博官网的老一辈艺术家侯一民、靳尚谊、靳之林、李树声、邵大箴高度评价了冯法祀对于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侯一民先生谈到,冯法祀在艺术上师从徐悲鸿,始终遵循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信念。在政治上,他更是一位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他参加了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工作,在和平解放北平时期,为挽留一大批艺术家做出了重要贡献。靳尚谊先生谈到,冯法祀是徐悲鸿先生忠实的追随者,他始终关心人民生活,对创作充满激情。他的艺术经历,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新中国美术发展进取与奋斗的历程。

宣传部 徐新立/整理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4年6月30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