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入口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 EN
搜索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教育教学
  • 招生导览
  • 创作研究
  • 校园文化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院快讯
通知公告
数字院报
专题
视频网
  • 新闻
  • 美院在线
新闻 / 美院在线 << 返回
怀念在北平艺专学习的日子:冷德慧
来源: cafa.edu.cn   时间: 2013.4.18

我于194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艺专绘画科西画系,一年级学生不分科,统一上素描课,分三个班,我的班主任是孙宗慰老师,每周上午上素描课,之后又加上人体解剖课,下午是上雕塑课、漫画课及自学速写等。徐悲鸿校长经常亲临各素描教师巡视指导,每班学生完成一幅素描后,为学生素描成绩排榜,以勉励同学们相互学习。在徐校长的精心教学指导下,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知识和兴趣,既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提高很快。

当年校内还没有音乐系,为声乐、器乐作曲等校园里时常响起视唱练耳和器乐演奏练习声,气氛活跃令人心情振奋。正值青春韶华的我,在这样美好的环境学习生活,心情格外愉快,我是住校生,和美术、音乐系同学生活在一起,同住女士宿舍,相处非常亲密和谐,大家在课外常一起在校园内闲玩,我还为大伙摄影,现将珍藏的部分旧照片寄上,系摄于1947-1948年,诸多同学有:陈明、陈家铨、郭淑珍、陈伟光、刘霭杰、梁雨冬、王照华、钟玉爱、朱志扬等。朱志扬于1948年入学,现居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园?道园茵里,3号楼4门403,其他同学则久无联系。另有我两张半身照片,为在校时照,胸前佩戴校徽。

1947年我入学之初,校址并不在帅府园,而是在贡院街东总布胡同,较简陋的临时校址,后不久才迁到帅府园新校址。

徐悲鸿校长和夫人廖静文,在抗战期间与广西桂林有着绵连不断的关系,1937年,广西当局曾拟筹建“桂林美术学院”,但七·七事变后形势变化而停办,1938年在徐悲鸿先生赞同支持下,在美院院址举办了中学艺术师资讲习班,1939年正式成立广西省立艺术师资培训班,在南宁、柳州、梧州招生,一年制为初级班,两年制为高级班,教员有刘建庵、丰子恺、黄新波等名家,在艺师班主办的学术报告会,徐悲鸿、沈雁冰、田汉、欧阳予倩等都作过报告。

我与徐夫人廖静文也有过交往,1984年廖静文馆长(时任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从桂林渡漓江到阳朔,观看徐悲鸿故居,那是广西当局李宗仁赠与的房产。我那时是在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由我出面征得廖馆长同意,将阳朔旧居捐献给政府,1948年9月7日,经桂林市人民政府、阳朔县政府报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阳朔徐悲鸿故居纪念馆,廖馆长亲率北京中央美院教授代表,数名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员到阳朔,参加阳朔徐悲鸿故居纪念馆揭幕式,并带来百余件徐先生素描手稿及国画、西画作品布置展览,到会的还有外地来的徐悲鸿弟子,儿子徐章平、孙子也自国外归来至阳朔参加庆典,盛况空前。我在与廖馆长的交往,携同参与工作中建立了情谊,她也曾亲自来我家做客,我一向尊敬她,使她为师母。

时刻二十余年后,我有幸应邀参加母校90周年庆典时,见到了廖静文女士,这时她年事已高,被人搀扶她上楼梯,我上前和她招呼:“廖馆长!您还认识我吗?”她回头望着我,目光似乎有些呆滞,向我点了点头就走上去了,是否她已经记不起我是谁了?我心中不免有些婉伤,我仍然尊敬她为师母和朋友,默默祝福她多保重。

2010年4月 桂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
花家地南街8号


电话:+86-10-64771114

传真:+86-10-6477-1011

快速链接

  • 信息公开
  • 校长信箱
  • 邮件系统
  • 数字校园平台
  • 网络信息中心

教学院系

  • 研究生院
  • 中国画学院
  • 造型学院
  • 实验艺术学院
  • 人文学院
  • 设计学院
  • 建筑学院
  • 城市设计学院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CAFA资源

  • 教师工作室
  • 研创成果
  • CAFA视频网
  • CAFA课程
  • 数字院报

推荐站点

  • 美术馆
  • 图书馆
  • 艺讯网
  • 基金会
  •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
  • 国际预科
全部站点

版权所有 2007-2018 12博官网 Copyright © 2007-2018 CAFA.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72388号-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