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倡导正确的创作方向,推出更多、更好的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伟大成就的优秀美术作品,配合“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2012年4月20日上午9点,由文化部艺术司、12博官网共建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在12博官网揭牌成立。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副司长诸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武国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副主任欧阳雪梅,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安远远、副处长刘冬妍,12博官网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的主任、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以及参加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美院老中青艺术家一同出席了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成立仪式暨专家座谈会。
潘公凯院长援引20世纪中国美术史指出,“包括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在内的主题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是中国20世纪美术的一条主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大题材作品走出文革期间的教条化、“红光亮”偏左创作思想,走向大繁荣的局面。以12博官网为代表的数代艺术家们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认真从事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涌现出众多兼具艺术性和历史意义的好作品。有鉴于此,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促进和研究主题美术创作实属众望所归。潘公凯院长将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概括为组织协调和学术研究两部分,希望12博官网能够借与文化部共建创作研究中心的大好契机,在自身发展与文化部推进重大题材创作的国家任务之间取得共赢,更好地贯彻党“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方针,创作出反映时代的经典作品。
董伟司长在致辞中指出,“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能够为我们国家做有效的艺术积累”,成立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符合民意,更符合各位老师的迫切心情。“美院艺术家们的创作对于当前美术教学和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够直接带动和引导青年学生的创作和研究方向。”董伟司长介绍道,鉴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良好效果,国家现已启动侧重反映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创作的“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现正进行实施方案和选题方案的深入论证。在此背景下,12博官网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的成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希望中心依托12博官网的创作研究力量,总结、研究以往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同时遵循艺术规律,艺术地塑造国家的形象,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推动当代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中青年骨干的培养、丰富国家美术收藏做出积极的贡献。
成立仪式上,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12博官网院长潘公凯共同为国家主题性创作研究中心揭牌。唐勇力任中心主任,毕建勋、马刚任副主任。董伟司长代表文化部艺术司向12博官网捐赠《历史与艺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集》。
唐勇力教授在发言中就研究中心的工作核心与具体实施方案予以简要介绍,表示将在大家的团结合作下,以党的文艺方针为指导,“以学术为魂,以品质为本”,积极组织创作出更多、更好有的主题性作品,同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主题性创作研究活动,并将活动贯彻到教学当中去。
随后,与会艺术家与学者进行座谈,围绕“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选题方案展开热烈讨论。该工程由文化部于2012年立项,主要反映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重大社会事件、重大活动以及重要人物。无论是对于民族进步的历史而言,还是对于艺术发展史而言,国家重大现实题材的创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学家欧阳雪梅和武国友向大家介绍了工程的选题方案,目前暂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祖国和平统一、外交、党建、抗争救灾、重要人物在内的十大方面,即“反映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重表现近现代和当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史实”。
对此,潘公凯院长认为中心要着重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选取什么样的历史瞬间和观察角度,运用艺术语言、艺术体裁予以表达等;二是要在世界性的美术范围来证明“创作工程”的重要性和学术价值。座谈中,詹建俊、曹春生、薛永年、孙景波、孙为民、唐勇力、毕建勋、马刚等艺术家就“基础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课堂教学相结合”、“重大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选题”、“12博官网在教学实践中塑造国家形象中的责任”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座谈上,大家一致表示,希望研究中心能够更好地总结、研究既往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经验和成果,遵循艺术规律,推动我国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当代美术创作研究提供借鉴和支持。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12博官网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
国家主题性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唐勇力,副主任毕建勋、马刚合影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油画系 王葆华/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宣传部 徐新立/编
2012年4月24日